李彬迪
【摘 要】在高中數學的考試過程中,合理的分配考試時間、科學的掌握考試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高中是面對高考的一個特殊時期,經歷了一輪輪的復習,知識點掌握的已相對純熟,如何讓成績再上一個臺階,在實力一定的情況下,科學合理的分配考試時間,掌握考試戰略技巧是一個成功的應試者必備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考試;技巧;時間分配
無論是平時測驗性的考試還是高考選拔性的考試,數學試卷必然存在一定的難度梯度,下了考場以后經常會聽到同學們抱怨考試時間太緊,后面大題做不完等等。我們可以將高中數學試卷按“16/3/3原則”分為三部分,16道客觀題、3道簡易解答題、3道壓軸解答題,如果同學們能學會合理的分配這三部分的答題時間并掌握難易題的答題方法和順序,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從容不迫的面對考試還能使考生發揮自己最大的答題能力。
1.充分利用考試前的五分鐘
我們平時考試還有正規高考,考試的試卷都是提前五分鐘發放的,這五分鐘是監考老師讓我們檢查試卷、閱覽試卷的,但是不允許我們做,所以這五分鐘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拿過試卷來就從第一個選擇題開始看,我們在沒拿到試卷之前只是對試卷的空想,當拿到試卷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這五分鐘給我們的考試制定出一個大體的戰略。一般建議,拿到試卷以后從后面的六道大題開始看起,這六個大題的難易程度一般是從簡單到困難,為了考試,我們平時也會練習各種各樣的題,這時看試卷會發現有些題可能會是做過的或者做過相同類型的,對于這種題要先對其進行解答,這些題的分拿到手后,我們心里也會有底,對其他的題目也會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對于那些一看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題目,先暫時放過,這樣制定出一個大體的答題步驟,才能感覺對整個考試運籌帷幄,對考試充滿自信。
2.在考試過程中要認真審題
數學題的考察往往會在一個字或一個數據上,讀題一定要透徹,如果因為這個字或這個數據沒讀懂而影響考生找到解題的關鍵,這種情況考試是非常吃虧的,尤其是考生在誤讀了以后沒有及時發現,還感覺輕松的解答了題,這樣既浪費了考試時間又耽誤了考試的進程。因此,審題這一步驟是十分重要的,千萬不要覺得時間緊迫而潦草閱題,真正的掌握時間是在認真審題的過程中找到解題的思路,腦子里一旦對這個題目有了思路,單純的寫出解題步驟是不會占用太多時間的。
3.培養成一次就做對的習慣
現在有好多學生,遇到自己會的或自己覺得簡單的就急著趕緊解答,就是為了給難的題目爭取時間,殊不知,他們做的那些所謂的簡單的題目分值也是相當大的,有時前面和后面的題目難易程度差別確實很大,他們在做題時總是存在著趕緊把全部的題做完,還得留出空來檢查試卷的心理,通過我們多次的考試實戰,我們會發現留空檢查試卷是不太現實的,除非你做題的速度確實很快,不然很多時候會造成簡單的題沒做對,后面難的題也沒解答出來的不理想后果。因此,考試時一定要記住,對于簡單的,自己有把握的題目要拿全分,一次就做對,對于不太把握的題目盡量拿分,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4.做題順序由易到難
一般考試都是先拿簡單的題為試卷做鋪墊的,不會開始就出很難的題,我們在考試中也會深有體會,考試題目是越做越難,其實這種安排是十分合理的,有助于考生的正常發揮。例如1979年的高考數學考試,它的第一個題就是大題,震懾住了很多同學,導致那一年的考試成績一塌糊涂,這就是對心態的考驗,所以從那一年開始為了能讓學生正常的發揮,題目都開始遵循著由易到難的規律,首先將學生引入做題的狀態,再慢慢地加大題目的難度。有的同學也很自以為,上來就會做那些比較難的題目,甚至從最后一個題目開始做起,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存在的風險太大,我們可以切身感受一下,如果考試開始就被題目嚇住卡殼了,會不會影響做題的心情和自信心,為了我們有一個優異的成績,千萬不要輕易冒險。
5.控制考試時做題的速度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語叫做“欲速則不達”,平時我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一般會給我們一個大題的做題時間安排讓我們作為參考,然后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調整,想必我們通過多次的訓練會掌握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和速度,所以一旦到了正規的考試,千萬不要緊張,暗示自己考試時間緊,要加快做題速度等,這種情況往往會適得其反,你越是緊張越是想加快速度反而會拖累你,更不能安心來做題。我們知道,如果做題速度和平時訓練的速度差距比較大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做題的質量,因此,保持平常心是很重要的??荚嚭推綍r是一樣的,我們會做的題目就是那么多,如果加快速度的話,可能會導致會做的題目做錯,不會做的題目更得不了分,根據自身情況控制做題速度是必要的,考生有時間的把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題目中去,才能正常發揮。
6.結語
作為一個高中生,學習壓力是一定存在的,面對諸多的考試不要總是緊張或不知所措,我們平時有很多的練習,對考試流程還是相當熟悉的,所以,考試時平常心就好。在平時練習時多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和做題的技巧,考試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流露出這些好習慣,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成軍.高中數學考試技巧的運用分析[J].教育探索,2012
[2]付華.淺議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及考試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