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帥花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教學情境,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也可以從實際經驗上出發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高數學應用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針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分析;創設研究
前言
隨著高中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情境教學也開始出現,并被廣泛的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采用情境教學法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且對于情境教學來說,就是在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成為提出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主體,保證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獲取知識,從而提高發展等方面的能力。所以也就要求教師要做好教學情境的創設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開展情境教學的原則
(一)目的性
對于數學課堂教學來說,都是存在著教學任務的,且創建出教學情境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好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提升數學思維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因此,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堅持從課堂教學目標上出發,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二)思維性
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堅持從數學思維的層面上出發,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建教學情境的措施
(一)保證教學情境可以揭示出數學的本質
對于教學來說,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學生主動的學習。因此,就要讓學生從數學的本質與內涵等方面來學習數學知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影響,形式化已經成為了突出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還要避免僅限于形式化的表述上。其次,教師就要讓學生看透數學的表象,找出數學的本質,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如學生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采取拋硬幣的方法來學習,通過統計求出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可以活躍好課堂教學的氛圍,但是卻并沒有揭示出數學中的本質,也沒有認識到頻率以及概率上的差別。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創建數學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就要明確數學的本質,找出數學的概念以及法則等方面。在這種方法的影響下,雖然增大了學生探索真理的艱辛與反復,但是相應的也更加促進了邏輯推理的理想思維習慣等方面的引導下,從而提高數學的理性精神等方面。
案例:在證明不等式與>,其中a、b、m均為正數,且a
(二)重視現實情境,忽視知識情境
對于情境教學來說,就要從教學內容上出發,掌握好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習慣,指明各章節知識點之間的內在和外在的聯系,借助問題、設想以及實踐等方法來為學生創建出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可以產生出繼續學習的動力,從而不斷的想象與分析出數學知識,促進學生面對問題時的思維的發展。通過對比,聯想等方法可以看出,在數學學習中的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著邏輯性,系統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學習都適合運用問題情境的創設。就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來說,課堂中的關注點并不是學生能否在課堂中學習到數學知識,而是關注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有時候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過度在意現實情境的創設,而忽視了知識情境的創設。對于知識情境來說,就是要學生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對新的知識進行思考與理解,鼓勵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查閱資料等自己的方法來掌握好數學知識,讓學生可以感悟到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的不同。對于現階段的數學教材來說,存在著大量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知識情境的方法來進行類比。
如,在面對平面幾何知識的過程中,其基本元素為點與直線,而立體幾何中的基本元素則為點、直線、平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知識點之間進行類比,將平面內的點與空間中的點或直線相對應,平面中的直線與空間內的直線或平面相對應,這樣將平面幾何中的一些定理公里或是推論中的點看作是直線等,可以幫助學生發現立體幾何知識的定理。通過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知識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好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好舊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靈活應用情境教學法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運用好教學情境,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朱士波.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高中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2):119-119
[2]于萍.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2(12):90-91
[3]梁春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高中數學教學問題教學法初探[J].學周刊A版,2013(1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