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政
【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從初中跨入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數學學科的銜接教學與過渡學習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困難之一。本文從正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優化學生學習方法出發談談如何更好的解決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銜接;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往往有不少學生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成績一落千丈。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學生不了解高中數學特點、自身學習方法不佳所造成的。在此結合高中數學特點,談一下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一、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異
1.知識差異
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低、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既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它的完善,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高一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抽象性很強的集合、函數等,使一些學生難以適應。
2.思維習慣差異
初中數學的思維方法更趨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更趨向于抽象和理性,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從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在創新能力、應用意識上有更高的要求。
3.學習方法差異
初中生以模仿做題為主,而高中模仿做題也有,但隨著知識難度加大和知識面增廣,學生不能全部模仿,同時僅僅模仿也不能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成績只能一般。現在高考數學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思維定勢,提倡創新思維和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4.自學能力的差異
初中生自學能力低,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基本上已反復訓練,老師把學生要深刻理解的問題,都耐心講解和大量訓練,學生不需自學。但高中知識面廣,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典型的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一類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學生解題將會很困難。另外,高考數學題型的開發不斷多樣化,像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學生只有靠自學去深刻理解才能適應高考。
二、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
1.數學語言在抽象程度上突變
初高中的數學語言有著顯著的區別。初中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函數語言、圖像語言等。
2.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
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大不相同。在初中,很多老師為學生將各種題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幾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學習習慣于機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勢方式,而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
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在知識內容的“量”上急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信息的量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
4.知識的獨立性大
初中知識的系統性是較強,,但高中的數學卻不同了,它是由幾塊相對獨立的知識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簡易邏輯、不等式、函數、立幾、算法語音、三角、數列等),經常是一個知識點剛入門,馬上又有新的知識點出現了。
三、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1.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會使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學高中數學應: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善歸納、重應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就是要引導學生確立六項學習規范:預習、聽講、思考、作業、問疑、反思,簡稱為“看、聽、想、做、問、思”。其中看、聽(接受信息)是基礎;想(加工信息)是核心;做、問(落實深化)是關鍵;思(反思評價)是保證。
2.加強40分鐘課堂效益
要提高數學能力就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陣地。
(1)抓教材處理。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活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只有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清楚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后知識的聯系來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
(2)抓知識形成。數學的一個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定理等都是數學的基礎知識,事實上,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正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過程。
(3)抓學習節奏。數學學習沒有一定的速度是無效學習,慢騰騰的學習是訓練不出思維敏捷性的,是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注重節奏,這樣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會逐步提高。
(4)抓問題暴露。在數學課堂中,老師少不了提問,有時還伴隨著討論,因此可以掌握許多信息,這些問題是現開銷的,對于那些典型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現開銷的問題及時抓,遺留問題有針對性地補,要注重實效。
(5)抓解題指導。要指導學生注重方法總結。要指導學生合理選擇簡捷運算途徑。
(6)抓思維方法訓練。數學學科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與廣泛的適用性,擔負著培養四大能力的重任,對能力的要求較高。數學能力只有在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地運用中才能培養和提高。
3.重視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習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的。如聽懂一節課,掌握一種數學方法,解出一道數學難題,測驗得到好成績,平時老師對自己的鼓勵與贊賞等,都能使自己從這些“成功”中體驗到喜悅,激發起更高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平時學習中,要多體會、多總結,不斷從成功中獲得愉悅,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興趣。
總之,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要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裘秋鵬.淺述初高中數學的銜接教學[J].數學教學研究,2002.9
[2]李平,趙學焜.淺談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J].高中數理化,2006.5
[3]辛春.實現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20
[4] 鄭和鈞.《協同教學原則》.《湖南教育》,1993年11月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