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內容摘要】眾所周知,高中數學知識點多且復雜,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小結起到了不容或缺的作用。課堂小結的形式多樣化,其主要形式有四種,即發散式、概覽式、提要式以及系統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多樣化的課堂小結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煉課堂教學精華,從而提升學生們的數學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多樣化課堂小結是每位數學教師旨在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課堂小結 高中數學 多樣化 有效性
所謂課堂小結,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完畢時對本節課所教學的知識點進行的總結、歸納。在傳統教學課堂中,不少教師將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課堂教學時間用于知識點的講解,課堂小結則稍稍帶過甚至直接忽略課堂小結這一教學環節,從而導致學生們對課堂所講知識點重點內容難以把握,甚至仍然云里霧里,長此以往,學生們的數學成績便出現了下滑現象,學生們的數學能力也很難得以提升。殊不知,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所在,它能幫助學生們有效地提煉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與精華,并幫助學生們鞏固重難點知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們的數學能力,則必然要高度重視數學課堂小結。在本文中,筆者便結合了自身在高中數學教學方面的經驗以及自己對課堂小結做的一些調查研究,對多樣化課堂小結在高中數學中的運用策略作以簡要分析。
一、合理設計課堂小結的引導語,有效幫助學生們掌握重難點知識
課堂小結引導語與相應問題的合理設計是課堂小結成功地關鍵所在。據調查,筆者發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課堂小結的引導語的角度有兩大方面:其一,回顧課堂教學知識的角度,這種角度的課堂教學引導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們梳理課堂教學知識點,并鞏固所學的課堂知識;其二,個人學習收獲的角度,這種引導語與鼓勵學生們自主總結為主,幫助學生自主理清相應的課堂教學知識,從而完善自身的知識認知結構。此外,在引導語的基礎之上,教師便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問題,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便從知識回顧的角度出發,設置相應的課堂小結引導語,并提出相應的小結問題,引導學生們回顧教學知識。首先,筆者問學生們:“同學們,今天我們講了一個很實用的數學函數,它是什么呢?”學生們回答道:“指數函數。”“那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剛剛的學習過程,想想指數函數有什么性質呢?它的通用表達式是怎樣的呢?圖形又是怎樣的呢?”我又接著提問,接著又隨機抽取幾位學生回答指數函數的相關性質,并讓他們在黑板上粗略畫出指數函數的圖像。在我的問題引導之下,學生們不僅能夠回顧課堂所學的重點知識,同時筆者還能收到學生們學習情況的反饋,一舉兩得。
二、注重課堂小結內容的呈現方式,促進課堂教學精華的提煉
眾所周知,課堂小結內容的呈現方式各種各樣,有上述提及的問答方式,也有以圖像、圖表的呈現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選擇合理的內容呈現方式,從而更加有效地展現課堂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們掌握并鞏固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此外,在課堂小結時,學生們必然處于相對疲勞的狀態,對教師所講內容很難持有飽滿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選取課堂小結內容的呈現方式時還應當考慮到學生們的感官刺激,從而使得課堂小結更加高效,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幾何概型這一知識點時,筆者便采用了圖像呈現方式進行課堂小結,即將所學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用數據框圖繪制出來,并借助多媒體將其呈現在大屏幕上,引導學生們分析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與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在這個課堂小結中,筆者便是概率問題、古典概型以及幾何概型分別繪制在框圖內,并將這些框圖通過概率的可能性聯系起來,從而形成一張完整的圖像,同時,這張圖像中還包括了兩種概型的概率表達式等內容。顯然,以這樣一張圖像作為課堂小結的呈現方式使得課堂小結內容一目了然,不僅有利于學生們對重點知識把握,還有利于學生學習疲勞感的緩解。
三、豐富課堂小結互動活動,促使課堂小結形式多樣化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小結活動大多以教師主導為主,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使得課堂小結變得單調乏味,不利于學生們對重點知識的回顧與把握。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小結質量,教師應當采取多種課堂小結活動方式,例如增設師生互動型小結活動,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之中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總結。
例如,在教學在教學拋物線這一知識點時,筆者便采取了學生們主導的課堂小結活動方式。首先筆者讓學生們根據之前所講的拋物線內容自主繪制知識點框圖,包括拋物線的定義、拋物線的標準方程與求解以及本節課所教學的數學思想等等,待學生們繪制完成之后,筆者便讓學生們再對自己所繪制的框圖進行補充完善,即添加其中的細節部分,最后,筆者再將一些優秀的課堂小結圖展現出來。如此循循善誘,學生們便可自主地回顧與完善自己所學的重點知識,并形成自身的知識認知結構。
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小結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至關重要,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選擇相應的課堂小結引導語、設置相應的課堂小結問題、選取恰當的課堂小結內容呈現方式以及課堂小結活動,使得課堂小結更加多樣化,從而提高課堂小結質量以及學生們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善良. 高中數學課堂小結的現狀分析[J]. 教育學,2015.
[2] 周軍. 新課標理念下對高中數學小結復習課的探討[J]. 教育周刊,2003.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