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內容摘要】生成性課堂的構建可以給教學過程增添更多富有趣味性的色彩,能夠融入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元素,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的鍛煉。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展開生成性教學過程的設計,不要拘泥于一些固定的教學模式與形式,而是可以將更多開放性的元素融入其中,這會從整體層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成性課堂 構建
融入更多開放新穎的教學元素,這會在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也活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靈敏性得到鍛煉。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施中,教師可以更多的展開生成性課堂教學的良好構建,要善于捕捉與利用大量的教學生成資源,以此來引發學生對于生成問題的思考探究,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生成氛圍
生成性課堂的構建需要良好的教學氛圍作為依托,教師首先要善于創設教學生成氛圍,讓學生在這種好的學習環境中思維與情緒都更加放松,這樣學生才能夠對于各類問題進行更充分的思考。教學生成氛圍的創設有很多切入點,教師首先要有意識的在課堂上構建和學生間的平等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教學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會對于課堂更加投入。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例子的引入上有相應設計,比如,可以引入一些開放式的思考問題,讓學生產生探究興趣,這也是創設教學生成氛圍的一種模式。
例如,在第二章《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的總結復習課程中,只給學生布置一道典型的“求函數零點”的例題,引導學生發散探究思維,用多種方法解決例題,而后讓學生們一邊闡述自己的解答過程,一邊總結“求函數的零點或方程的根”的方法。學生在解決例題的過程中體驗到發散思維、自主解答的樂趣,爭先恐后地為自己的解題方法命名:“直接法、畫圖法、建模法……”。這種輕松開放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會越來越靈活,教學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生成,學生會就這個基本問題進行各種思維上的發散與延伸。這才是生成性課堂在構建過程中應當發揮的教學效果,這也是教學生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設計靈活的教學生成情境
在構建生成性課堂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靈活的設計教學生成場景,要給生成過程以良好的教學鋪墊,讓學生能夠有效跟隨教師的步伐展開知識探究。生成性的教學場景設計的核心在于要引發學生對于問題探究的興趣,并且要給學生提供更為充裕的思考與探究問題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讓教學過程層層推進,以一個基本問題作為起點然后進行教學的發散延伸,以這樣的形式實現生成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慢慢找到問題的實質,最后將問題有效解答。
例如,在《圓與方程》一章講授“圓的標準方程”的課堂上,在學習了圓的定義之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了圓的圖象,而后向學生拋出問題“如何求解圓的標準方程”。學生們想到了以前學習過的相關知識,提出要建系,但經過一番自主探討之后,提出了多種不同的建系方法。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教學生成場景的構建過程,透過一個問題的引發來引申出其他問題,以這樣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教師可以進一步根據學生們提出的方法在幻燈片上放出提前預設好的圖形,及時地對學生們的方法進行點評,讓學生慢慢了解哪些方法更加合理,并且明白其中的原因。以這樣的形式來推動學生逐漸進入到知識探究的情境中,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整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強化教學生成中學生的自主探究
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核心在于鍛煉與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并且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加強對于學生這方面能力與素養的鍛煉。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表達,無論是自己的疑惑,自己對于問題的不一樣的思考角度,還是對于其他同學或者老師提出的觀點的質疑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學生提出問題或者表達見解首先說明了他們對于相關問題有自己的思考,這會推動他們進一步對于這些問題進行挖掘探究。這才是教學生成過程中有價值的資源,也是課堂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一種體現。
學生對數學知識有疑問,說明學生在進行思考,學生的這些疑問其實就是課程生成的有效元素。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解惑答疑的過程中,實際上整個課堂已經超越了課堂的預設,而讓課堂在預設之外獲得了更多的空間和內容。教師要善于調動這些質疑,充分挖掘學生提出質疑后隱藏的問題根源,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而認識到學生在某一個知識點的掌握上的遺漏。這些都可以讓后續的教學過程針對性更強,教師也能夠明白知識教學的重點,這才是有效的創設生成性課堂所應當收獲的效果。
結語
生成性課堂的構建能夠給課堂教學增添新的元素,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思維的不斷活躍,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進行生成性課堂的良好構建,要發掘與利用那些生成性教學元素,讓學生更充分的思考與探究相應問題,過程中慢慢實現對于知識的吸收。
【參考文獻】
[1] 李兆強. 關注生成,構建動態高中數學課堂[J]. 考試周刊,2016(46).
[2] 吳超.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16(45).
[3] 晏歡.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J]. 知識窗(教師版),2016(05).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