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慶
【摘要】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而高中數學又比較抽象,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課外作業體系,導致課堂拓展無法找到新的增長點。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拓展形式即課外作業,它能讓將課堂上無法完成的內容通過課外而得以延伸,教師如何巧妙優化,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本文從因材施教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共同發展;整合生活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深度發展;結合反思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理性發展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 高中數學 課外作業 因材施教 整合生活 結合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049-01
0
高中數學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鞏固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但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諸多數學教師并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體系。課外作業并不是簡單的習題設計,而應該結合課內所沒有實現的目標,或者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掌握的內容,通過新穎的方法設計,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一、因材施教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共同發展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而高中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水平、解題能力等都存在差異性,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同樣要基礎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空間。分層意在把握每個學生數學基礎,幫助學生理清數學難點,并建立信心,最終借課外作業實現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必修四有關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時,此部分內容比較抽象,而學生的基礎水平層次又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要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考慮,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宜設計比較復雜,又有一定挑戰性的習題;中等生有一定的基礎,而能力提升不夠,作業設計時要基于些而創新設置;差生宜從基礎入手,找到知識學習的興趣點,并在補缺補漏中迎頭趕上。在實際操作中,基礎較差的學生盡量完成教材上的簡單習題,打好基礎,而對等生的課外作業可以設計為:閱讀教材,思想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1777-1855)的算法是否為”倒序求和法”?它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規律可循?對數學學習有怎樣的啟示?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可以設計為: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Sn=n2-3n為等差數列。①求證數列{an}是等差數列。②求數列{an}前n項和的最大值。并思考總結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最值有哪些方法?如果將上述題目改為數列{an}為等差數列,那么能夠證明數列{an}的前n項和Sn為等差數列嗎?這樣既保證基礎差的學生扎實基礎,而優生能有能力拓展的空間。可以說,分層作業設計緊扣了學生的基礎水平,使課外作業的可操作性更強,學生會在參與作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并產生對數學探究的興趣。
二、結合反思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理性發展
設計課外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反思則是提高課外作業設計的效果。為此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彌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真正提高課外作業設計的質量。
反思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能力,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巧妙融入反思性學習元素。例如在完成正余弦函數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這樣設計課外作業:函數f(x)=sinx+2|sinx|,x∈[0,2π]的圖象與直線y=k有且僅有兩個不同的交點,則k的取值范圍是( ).這樣既能鞏固學生對函數變換的認識,也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結合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函數應用能力。函數比較抽象,而課外習題為學生的反思提供了載體,學生會在完成過程意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并獲得理性思維的發展。
總之,課外作業為課堂的拓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能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廣度向橫向和縱向發展。課外作業的設計應把握科學性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合理分層,融入生活元素,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能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有效借助課外作業鞏固課外知識,又拓展數學能力。
三、整合生活設計課外作業,引領學生深度發展
生活實踐是數學學習的第二舞臺,而數學原型就是通過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抽象的知識,光靠理論闡述還是有難度的,課外作業正好為延伸課堂,使學生有機會走進生活去理解數學,進而借助生活更好地拓展知識,實現借生活素材激活思維。
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可以從自身出發,比如說當在學習有關函數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學校為對象,以班級為單位調查每個男生的體重,并測出每個班級的男生體重均值,以此數據做成表格。表格為學生的感性認知提供素材,函數模型蘊含于數據之中,原始數據為理解函數提供幫助,因為它能近似地反映出學校男生的體重與身高之間的關系,學生容易借數據寫出這個函數關系的式子。顯然,通過調查可用的數據是呈分散點的。鑒于此,教師要以引導學生采用近似值,盡量能夠計算出符合探究活動的函數式。最后,教師還可以將以下問題作為課后作業延伸:把全班學生按座位分布分成四組,要求每組的組長做好分工,借這個問題去探討一下,為什么這個函數模型來反映體重和身高的關系比較好,是否還有其他的函數模型能來描述身高與體重的關系,并給出理由。這就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函數知識,而且以本校為例更能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教師應當重視整合生活實踐,從學生身邊入手,選擇學生熟知的對象作為課外作業設計的素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達到優化課外作業設計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梁付元;高中數學課外作業優化設計的原則[J];考試周刊;2014年11期.
[2]黃長保;淺談新課程理念下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