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蘭
【摘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應試教育方面的人才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基于此,我國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初中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想培養出能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采取以學定教的方法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讓初中數學煥發出新的光芒。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以學定教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089-01
0
前言
所謂的以學定教一般是教師經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自己的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鼓勵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學生從小學六年的學習過渡到初中階段,其自我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且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點。在每一節課學生自學的時候,教師要把每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告訴學生,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自學,這樣有利于學生高效的學習數學知識。
比如說在上到三角形的余角以及補角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可以把這一章節的教學目標板書在黑板上,或者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清楚這一節課主要學習什么內容。還可以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置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對于余角和補交的定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測量,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一些。比如余角的定義可以讓學生拿一張紙先畫出一個直角,然后將這個直角任意剪成2個角,并且分別標上∠1和∠2,隨后測量兩個角的度數和。通過這樣測量讓學生清楚的理解了什么是余角(在同一平面上兩個角相加等于90度,就可以說這2個角互余。)什么是互補(在同意平面上兩個角相加等于180度,那么就可以說這2個角互補。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越來越好了,有利于以后的學習。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
二、巧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學生由于剛從小學過渡到初中階段,由于還不成熟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很強烈。因此,教師要合理的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巧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說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情景來教學,通過引入學生們熟悉的情景,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
例如,在上到銀行利率的相關問題時,在學生自學完這位一節課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應用題來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鞏固相關知識。相信對于學生來說,在銀行存錢取錢并不陌生,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景來激發學生好奇心。比如在下面這道應用題中:2015年二年的定期儲蓄年利率是2.25%,所得稅需要交納20%的利息稅。假如你們把錢存到銀行,2年后得到的利息是450元,請問你需要存多少錢到銀行?通過在練習中設置問題讓學生動腦思考,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解題方法:假設存入本金X元,根據題意可以列出方程 X*2.25%*2*(1-20%)=450,最終求得x=12500元。在這樣的練習中,從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情境去設置教學內容,符合以學定教的標準。
三、把握時機及時總結,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總結知識。因此教師在每一節課上完課做完相關的練習以后,一定要給學生總結回顧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如果學生都已經熟記課本知識,課堂的總結就是再次鞏固所學的內容,若學生還沒記住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就相當于再一次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比如說在上到《勾股定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跟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主要需要學習哪些重點的內容,其次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節課,最后讓學生做相關的練習。教師在講解練習的時候可以知道學生對本課的自學情況,并且在講完練習的時候覺得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還可以就要把握好時機給學生總結這一課的重點知識。例如這一節課的主要知識是勾股定理的定義和表達式(a2++b2=c2),常用的勾股數。在課堂上,教師及時給學生總結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只有重視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才能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除此之外,對教師教學也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焦偉.以學定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學時代, 2014(6):86-86.
[2]王萬舉.學本主義,以學為先——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做到“以學定教”[J].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4(12):24-24.
[3]林可贊.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以學定教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4(6):17-17.
[4]王大前.論“以學定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性[J].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4, 30(11):39-41.
[5]施小洋.論“以學定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 2015(2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