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凱宏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應用,新聞傳播行業也開始進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同時也造就了以新媒體為主要渠道的網絡新聞。與傳統新聞相比,網絡新聞具有便捷性、透明性、交互性等多個方面的優勢,使得其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同時網絡新聞也面臨著真實性缺失的問題,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文章從這方面入手詳細分析了網絡新聞失實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網絡新聞;新聞失實;職業素養;行業競爭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自網絡新聞出現以來,新聞發布主體趨于多樣化,再加上網絡新聞的監管比較困難,于是就出現了很多以利益為導向的虛假網絡新聞。不實的網絡新聞在社會上造成的不良影響非常大,因此必須重視網絡新聞失實現象,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一、網絡新聞失實的不良影響
首先,網絡新聞失實會給新聞當事人帶來較大的影響,嚴重的會直接影響當事人的現實生活。比如某段時間各大媒體不斷推送轉載的“北京癌癥青年和充氣娃娃結婚”事件,當事人既沒有得癌癥,也不是北京人,但該事件在媒體的渲染下不斷升級,最后當事人出面解釋也于事無補。其次,網絡新聞失實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網絡新聞失實很容易帶動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最終形成輿論壓力。如在早些時間的關于日本核輻射使海鹽受放射性污染的新聞,導致市面上的食鹽被搶購一空。最后,網絡新聞失實也會造成網絡媒體公信力的下降。目前網絡媒體還屬于新興媒體,是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產生的,所以當前也是網絡媒體發展的關鍵時期。而網絡新聞失實現象嚴重,使得網絡媒體的權威性大幅度下降,跟傳統媒體有著較大的差距。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網絡媒體永遠也發展不到與傳統媒體相并肩的層次。
二、網絡新聞失實的原因
1.網絡新聞監管力度不夠
事實上,很多網民都表示我國的網絡監管過于嚴苛,很多信息都被屏蔽。但是這種嚴苛的網絡監管方法依然對改善網絡新聞失實現象沒有太大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前網絡監管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對色情淫穢信息、敏感詞匯的打擊方面,并沒有真正重視新聞失實現象。縱觀近幾年來我國網絡主管部門在網絡監管方面的成果,基本沒有涉及新聞真實性領域。對待目前比較嚴重的新聞失實現象,相關部門要不然就要求相關媒體事后澄清,要不然就直接不管不顧。正是這種監管上的缺失,使得網絡媒體在傳遞虛假信息的時候不會受到太多的懲罰,也就會毫無顧忌地推送虛假新聞。
2.網絡媒體工作者道德責任缺失
雖然說網絡新聞由于互聯網特性而有很多來源渠道,但主要的制作者還是網絡媒體工作者。由于互聯網的帶動作用,網絡媒體得到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使得網絡媒體工作隊伍中混入了大量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新聞編輯人員,甚至很多網絡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在參加工作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新聞行業。這種現狀就使得網絡新聞媒體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偏低,有些工作人員為了追求新聞的轟動性,故意制造一些虛假新聞。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網絡新聞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網絡媒體在發布新聞的時候過于看重及時效應,新聞原創度嚴重不足。一些媒體工作者為了盡快發布新聞,僅僅對別人發布過的新聞進行簡單的整理,就直接在自己的平臺中進行推送,整個過程中完全不去考察新聞來源的真實性,同時也不會標注新聞來源出處,最終就很容易出現一條虛假新聞被多家媒體不斷轉載的情況。
3.網民自身素質較低
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大眾媒介與普通民眾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特別是網絡平臺信息傳遞的快捷性,使得某新聞事件在發布之后,普通民眾會以更快的速度來傳播該事件,而新聞媒介工作者則是通過普通民眾傳播以后才得到事件資訊的。但是也正因為網絡新聞的開放性以及網絡平臺較低的篩選、鑒別能力,使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通過網絡平臺播報虛假信息。這些虛假信息一旦通過大量用戶推送,其影響面就會不斷擴大。我國接觸并使用互聯網的人群大多都是青少年群體,這些群體自身辨別信息的能力不強,也很容易受到虛假信息的影響,最終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三、網絡新聞失實的改善對策
1.加大網絡新聞監管力度
對網絡新聞的監管不能單靠政府進行,應該調動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進。首先,政府仍然是網絡新聞監管的主體力量,應該充分重視網絡新聞失實現象,并拓展網絡新聞監管途徑。所以,政府部門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公安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共同建立起一個針對網絡新聞失實的信息監督機構,對網絡上存在的虛假新聞進行專門處理,凈化網絡環境。其次,網絡媒體行業間也應該加強監督,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新聞管理體制。這需要網絡媒體行業間成立一個新聞批評機構,充分發揮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對虛假新聞發布者進行一定的處罰,并及時公布虛假信息。最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也應該做好信息監管工作,避免一些社會謠言通過朋友圈、微博話題在社會民眾內泛濫。
2.提高網絡媒體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
網絡媒體應該充分認識到新聞真實性的重要價值和含義,促使內部工作人員充分發揮網絡新聞媒體所具有的社會影響。這就需要網絡媒體加強內部人員的培養,不斷強化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讓每一個內部工作人員都充分認識到新聞工作者存在的真正意義,從自身做起,為保證網絡新聞的真實性貢獻一份力量。另外,針對目前我國網絡媒體所廣泛存在的新聞編輯隊伍專業素質不強的現狀,各個媒體應該予以重視。事實上,正是由于新聞隊伍專業素質的缺失,使得很多工作人員自己都不能辨別新聞的真假,并且在工作中也沒有積極發掘新聞熱點,而是被動地轉載其他網站發布過的新聞。因此,各個網絡新聞媒體應該提高行業門檻,并且定期對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從而保證新聞編輯隊伍的素質能夠滿足新聞行業的要求。
3.提高網民綜合素質
一方面,微博、微信平臺應該在運作平臺的時候,注重對平臺的使用者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正向價值觀引導。特別是在使用網絡平臺的時候,能夠做到不主動發布虛假新聞,不隨意傳播自己不確定的事件等。只有提高網民本身的素質,才能遏制一些流言、謠言的傳播,從而起到凈化網絡環境,保障網絡新聞真實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網絡平臺還應該適當地培養網民的自我辨別能力,網民在接收新聞信息的時候也應該持有懷疑態度,敢于質疑網絡新聞媒體發布的新聞,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方面的工作僅靠網絡平臺是無法完成的,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該聯合社區和新聞機構,共同引導社會公民形成批判意識,并對虛假新聞指證者提供一定報酬,從而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力量。
網絡新聞失實在我國已經比較嚴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引起網絡新聞失實的原因則是多個方面的,并且需要多個主體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所以在下一步工作中,網絡新聞機構、相關政府部門、微博微信平臺、網民等主體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在網絡新聞傳播方面的不足,并及時改進自身缺陷,從而給我國網絡新聞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孫雅談.淺析網絡新聞失實的形成原因與防范措施[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7):371.
[2]張 燕.網絡新聞失實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赤子,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