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王鵬
摘 要:由于形成特殊生的社會、家庭等負面因素影響以及學校教育的偏差等原因長期存在,導致特殊生的不良行為、不健康心理與學校的教育轉化工作長期共存。因此,教師只有用愛心去澆融、用頑強的意志去“轉化”、用“慧眼”識金,才能幫助特殊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特殊生;班主任;轉化;愛心;成長
中圖分類號:G451.6;G6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6-0099-01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特殊生的人數不會太多,但在班級的影響面卻是很大的。特殊生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班級的管理,甚至影響著各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并直接影響著班級風氣的形成。同時,初中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如果轉化特殊生工作沒有做好,將會給學生、家庭甚至是社會帶來一定的負擔。由此可見,特殊生轉化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教師在工作中應尤其重視特殊生轉化,著力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
一、用愛心去澆融
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會懷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同時也會把他的愛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每一位學生。部分教師對特殊生過于苛責,不斷地用過激語言或行為來督促、刺激,想快速促進其進步,幫助其快速成才。然而,這種方法多數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常常會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對于學生而言,一天接觸最多的不是家長,而是教師。教師與特殊生的一次普通談話,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他們,既可能使他們走向成功的起點,也有可能使他們自暴自棄。因此,教師要對特殊生付出更多的愛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對老師敞開心扉。同時,教師只有更好地了解特殊生的特殊狀況與心理,才能從根本上對特殊生進行轉化。
教師要建立起一種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而不是以教育者的姿態對學生進行訓導。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師,接受其思想影響,接受其教育。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特殊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意或無意地制造出一些事端,然后再觀察教師的態度。如果這時教師憤怒了,或對待他們異于常人,便會刺激到他們,使其產生逆反心理。這時,教師應該收起憤怒,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關注、更多的寬容,給他們解釋和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樣,特殊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與信任,他們才會自覺反思,主動改正。
二、用頑強的意志去“轉化”
特殊生轉化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在特殊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也會發現他們的進步,但因特殊性年齡特點,很多時候思想不穩定,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接觸人物的影響,而且易出現波動,甚至是反復。這時,教師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悲觀失望,要分析導致其反復的原因。只要教師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得到特殊生的認可,并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特殊生轉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轉化過程中,應因人而異,制訂相應的計劃及階段性目標。而階段性目標要以特殊生在短期內能達到為基準,絕不能幻想著一天就能將其轉化。在轉化過程中,教師要讓他們真心理解和感悟到我要改變,然后自覺主動地轉變。教師在實施特殊生轉化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挖掘特殊生的優點。教師可以適當地夸大他們的優點,暫時忽略他們的缺點,讓他們感覺到被認可,從而形成存在感和自信心。二是對事對人要做到公平公正。涉及特殊生的問題要耐心去解決,不要讓他覺得老師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他們。教師要小心維護特殊生的尊嚴,爭取做到即使處罰了他們,他們也毫無怨言。
三、用“慧眼”識金
特殊生除了其“特殊”之處外,在他們身上會有很多閃光點,但由于他們的特殊性,其身上的優點常常被掩蓋。教師應該用心去觀察、去挖掘、去發現,讓班級成員接受并認可其優點,從而燃起特殊生不斷進取的熱情。而要做到這點,就要求教師要細心,要帶著一雙“慧眼”。在日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教師要不斷地為特殊生創設情境,保證其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讓同學們都意識到其在班集體中不可忽視的作用。當特殊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后,他們就會心存感激。這樣,教師就會很容易走進特殊生的心理,從而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正軌。
四、結束語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特殊生教育不得法,常常使他們失去自信和尊嚴,對班集體的進步構成阻礙,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正確認識這些特殊學生,并積極進行教育轉化,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每一位教師要懷著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本著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心,憑著一顆熱誠的愛心、耐心和細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所有學生健康成長,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四有”新人。
參考文獻:
[1]吳艷玲.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教書育人,2015(31).
[2]劉忠仁學困生教育轉化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02).
[3]趙西瑞.“學困生”轉化方式與途徑研究[J].教育探索,2005(07).
[4]王海龍.愛心耐心細心轉化特殊生[J].吉林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