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惠若
摘 要: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互聯網為高職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增強了教育實效性。文章從高職思政課時事政治教育的角度探討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時事政治;高職思政教育;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16-01
高職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時事政治教育作為思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順應這一大的趨勢,改進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進而優化課堂教學,讓思政課成為大學生長知識、明事理、知天下、看社會的有效課堂,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
一、互聯網+時代高職生的特點
(1)觀念開放,接受事物快,自制力較差。如今的高職大學生以90后為主,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一代,對網絡上新鮮事物易于接受,加之大部分大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缺乏同齡人的陪伴,網絡成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長此以往,其人際交往能力會不斷下降,沉寂于網絡這一虛擬空間中難以自拔,對網絡的依賴性過強,自制力較差。
(2)視野開闊,生活多樣化,辨別能力不強。當今的90后生活條件優越,但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其成長過程中過分溺愛,使其接觸社會的機會很少,閱歷較淺,對網絡中呈現的事物缺乏理性的認識和思考。因此,其判斷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觀性和表面性,當其遇到復雜問題時,易受誤導而缺乏辨別能力。
二、互聯網+時代時事政治教育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意義
(1)利用時事政治教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大學生興趣。對于思政課的學習,有的大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但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將近期發生的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時事,作為切入點帶入課堂教學,往往會引起大學生的共鳴。例如,每年3月份兩會期間,正好學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八章的內容,讓大學生關注兩會關于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并以代表委員的身份提出議案,以課業形式上交、交流。這樣,大學生不但對課堂教學內容有較深刻的理解,也培養了其公民意識,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時事政治教育消除網絡不良影響,營造健康氛圍。互聯網時代,是信息開放的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迎面而來,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而高職大學生雖已是成年人,但因為其年紀尚輕閱歷有限,對一些良莠不齊的信息往往因社會經驗不足,產生錯誤判斷。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課就應該守好主陣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一些熱點事件進行深度分析,使大學生明白事件背后的真相,從而消除網絡的不良影響,營造健康的環境。
三、互聯網+時代時事政治教育運用于高職思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主要途徑
(1)開設“新聞一刻”教學環節。為了強化時事教育,專門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新聞一刻”教學環節,每次課前由大學生通過網絡查詢并分組制作一周新聞熱點ppt,并在課堂進行展示和講解,再由其他大學生討論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記錄。這樣既可以讓大學生主動去關注新聞熱點并培養合作意識,又可以在每一次的展示和點評中鍛煉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效果。
(2)在課堂教學中適時補充新聞時事。思政課采用的是指定教材,課程本身的時效性也比較強。加之如今的高職生由于自身學習基礎和新聞獲取途徑等原因,他們很少去看新聞類的節目,因此在涉及一些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搜集相關的新聞內容穿插在教學中。如在講生態文明理念時,采用《北京新聞》中關于“北京東城區環護城河生態改造”的新聞,使大學生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就在我們身邊,生態文明從我做起,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3)不定時設置時事專題講座。如果遇到國內外發生重大事件,或者國家頒布重要的政策,可以開設時事專題講座,讓大學生及時了解事實真相以及事件的本質,提高認識,不誤傳誤信網絡上的不實消息。又比如“十八大召開”這樣的重大事件,要及時向大學生傳達大會精神,使大學生能夠及時深刻領會大會精神。
(4)在網絡課程中設置時事論壇板塊。信息化教學是今后高職教育發展的方向,各高職院校都在緊鑼密鼓地搭建自己的網絡教學平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上可以設置時事論壇板塊,對大學生進行時事宣講。版主既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大學生。論壇板塊的優勢是利用互聯網可以實時更新時事內容,在第一時間發布,而不受課時安排的限制,且可以對大學生提出瀏覽和互動要求,并將此在后臺記錄在案,期末可匯入大學生的總成績中。
四、結束語
時事政治教育具有新鮮性、及時性、直觀性和豐富性的特點,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解決大學生對當前形勢和政策方面產生的疑問,培養大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樹立良好公民意識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時政教育更成為大學生思政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把握住時代的脈搏,使思政課具有強大生命力,發揮其育人的重要作用,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幫改,黃明.以時事政治為依托創設高中思政課堂教學情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4).
[2]米麗娟.基于新聞素養的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提升模式——兼論時事政治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化[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