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慧
摘 要:多媒體教學作為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輔助手段正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從音樂多媒體電教特征,音樂多媒體電教優勢,音樂多媒體電教應用三方面對多媒體電教設備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多媒體;電教設備;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83-01
音樂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對于創作者而言,它主要是通過對聲音進行有組織的編排和運用,表達一定的思想或者情感,以豐富精神生活和陶冶情操。對于聆聽者而言,它主要通過營造一定的氛圍、設置一定的場景,幫助欣賞者產生一定的想象,實現審美和愉悅身心的目的。
一、音樂多媒體電教特征
音樂是融藝術性和思想性為一體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音樂課程的設置,其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完整人格和人文藝術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學具有其他學科教學的一般特征,需要體現學生群體的個性特點。音樂教育同其他藝術教育相似,創作或者演奏的過程,也是自我升華和提高的過程,創作和演奏的目的,在于發現美、創造美和記錄美。音樂教師要將音樂的普遍性特征與學生的情感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欣賞和熱愛音樂,來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創造一定的情境,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某種氛圍,更有利于學生深度感受音樂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但與此同時,小學生群體的特征在于具象思維突出,而形象思維不足。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音樂的節奏和韻律中,尋找感官的世界和抽象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長期以來,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難以克服這一局限,如何從根本上完善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水平,是音樂教師急于解決的問題。
二、音樂多媒體電教優勢
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為音樂課堂引進多媒體技術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傳統課堂與先進的多媒體電教設備結合而成的視聽教育模式,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音樂教師除了采用傳統的演奏器樂展示音樂的美感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輔助展示音樂的魅力。音樂課堂引入多媒體電教設備,可以為課堂增添樂趣和活力。投影儀、錄音錄像設備的引入,有助于以聲音、色彩、圖像和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示音樂知識和演奏技能,樂理知識和動畫形象相結合,所達到的效果遠遠超過二者的簡單疊加。內在邏輯思維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多媒體電教課堂的優勢,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生動活躍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潛力的挖掘和興趣的培養。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和鍛煉大有益處。多種展示模式的運用,可以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充分帶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音樂多媒體電教應用
傳統的音樂課堂因為缺少學生的參與,而顯得枯燥無味和機械無趣。多媒體電教設備的引進,可以轉變傳統模式中教師占絕對主導、學生被迫接受的授課模式,在鼓勵學生參與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保護和開發。精神文明建設體現在教育中,表現為學習先進文化和傳承傳統文化。教師以往的“錄音機——磁帶——講解”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時代提出的要求,為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完善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需要對多媒體電教設備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學習和研究。首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實教學內容。小學生群體的特點表現在活潑好動、思維跳躍。因此,大量樂理知識的傳授,并不能引起學生過多的關注,反而會使課堂喪失生機。所以,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和充實,成為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環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遴選,找尋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內容,并且在對多樣化的教材進行比對中,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修養。其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完善課堂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聲音和形象的敏感程度遠遠高于對文字的記憶和捕捉。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之處在于,音樂課堂通過對聲音的組織和編排,來提升學生的修養。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強度的大小,均是表達情感的方式和途徑。因此,在音樂課堂上,增加必要的動畫、形象和色彩,將學生帶進一定的場景或氛圍,對于增強藝術的感染力,促進學生對于樂曲的理解,效果十分明顯。第三,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采用如下模式。在教授《小紅帽》的課程時,教師可以預先播放一段動畫片,將小紅帽與大灰狼之間的故事情節展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故事脈絡和歌詞內容。由于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時間不長,識字能力有限,對于漢字的識記能力以及對于歌詞的理解能力較弱,教師可以將歌詞呈現在投影儀上,對于某些字詞預先進行講解,在小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利用動畫和圖片進行突出和提示。例如,“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有必要對“獨自”和“郊外”兩個詞語進行備注;“我把糕點帶給外婆嘗一嘗”,把有關“糕點”和“外婆”的圖片放在相對應的位置;“她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僻靜”一詞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把拼音標注在相關的詞匯上。
四、結束語
多媒體電教設備的運用,為開拓教師的教學思路,完善教師的教學效果,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與傳統課堂相比,電教課堂融入了色彩、形象和動畫的要素,此舉更為貼合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完善人格修養和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張玲玲.讓多媒體優化小學音樂課堂[J].寧夏教育,2009(09).
[2]謝劍芬.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