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懋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了學前教育必須要以游戲為基本的活動,將游戲活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提升兒童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從而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在實際的學前教育中,游戲是最容易被兒童所接受的活動,教育專家也指出,選擇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教學活動,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通過分析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存在的困境,聯系實際,提出了推進學前兒童教育課程游戲化的策略,旨在為促進我國學前兒童教育事業提出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游戲化策略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改革中對于提高學前教育效果給出了基本的方向,那就是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活動,采用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形式,通過實現教育課程游戲化開展優質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游戲課程教育順應了兒童成長的規律,但是在實踐中,除了要加強政策引導,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外,幼兒園也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不斷總結和創新,加強課程體系改革的同時采用科學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實現學前教育的游戲化發展,才能以游戲課程教學強化兒童的能力,實現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的困境
(一)游戲組織方式存在誤區
游戲課程教育并非簡單地將游戲和教學內容進行雜糅,游戲具有自發性,對于學前兒童來說,游戲是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現,具有較強的自發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師未能正確地處理好游戲和教學的關系,尤其在游戲組織方式上存在較大的誤區,盡管以教學游戲活動為外在表現形式,但是游戲的設計思路、場景的安排以及規則的設計都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未能提升兒童在教學中的地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游戲活動,違背了游戲的本質要求,不僅影響了兒童的游戲效果,對于教學內容也無法實現深入。另外,幼兒教師對教學游戲化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任何一種游戲對于兒童來說都是良好的學習途徑,然而幼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側重于教學內容,忽視游戲體驗,也是造成兒童課程游戲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二)課程游戲化缺乏方向和目的
在實際的學前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盡管課程游戲化理念已經普及,但是在實踐中還缺乏方向和目的,沒有實現教學游戲化的全覆蓋。游戲是教學的內容,游戲也作為施教的一種手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游戲課程教學的內涵和本質還不夠明確,未能針對兒童的成長體驗制定實際的教學內容,將游戲和教學分塊進行,使游戲只作為教學后的娛樂項目,同時,在游戲過程中,為了片面地凸顯自主性,幼師常常放任學生自由活動,使游戲失去了深層次內涵,兒童只能在游戲娛樂中自行感悟和學習,從而限制了兒童能力的提高,對于兒童潛能的發掘也受到了影響。
二、推進學前兒童教育課程游戲化的策略
(一)提高幼師施教水平
在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中,幼師往往占據了主導地位,為了能夠實現教育課程游戲化,必須要提高幼師的施教水平。首先,要明確課程游戲化的方向和目標,以兒童為本,將一些教學活動圍繞兒童能力的提升展開,不得將教師的個人意志強加給兒童,同時避免個人的偏好,以專業的施教角度設計游戲課程內容和形式,指導并規范兒童的行為規范及意識養成。其次,要明確學前兒童教育課程游戲化的價值所在,要注重聯系游戲和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關系,使游戲更加具有深層次意義,在保留游戲自主性的同時,也能強化兒童的探索精神和學習能力,實現寓教于樂。另外,還要注重結合兒童的成長規律,要符合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精神世界,避免學前教育的小學化發展,立足于兒童的發展需要,使游戲課程教學更加具有實踐意義。
(二)加強課程體系改革
只有加強幼兒課程體系改革,才能全面落實課程游戲化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課程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要全面貫徹游戲娛樂、自主和自由的精神,注重形式的開放性,同時注重游戲內容的生活化,采用多樣化形式,使課程游戲化更易開展。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舞蹈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音樂能力,組織兒童觀看舞蹈,激起兒童的興趣,同時引導兒童進行模仿,在舞蹈道具的制作上也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采用手工課結合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實現銜接,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提升,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課程游戲化不僅能提高學前教育的靈活性,同時也能實現教學內容范圍的擴大。為了全面推進學前兒童游戲化教學,還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選擇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加強教育的過程,避免過于重視教育成果,使師生關系緊張,在評價內容上,也要充分結合游戲教學的目的和方向,賦予課程游戲化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激發起幼師的創造性,教師能夠根據兒童實際的情況,開展特色化的教學內容,打破固定游戲課程教學的模式限制,對于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課程游戲化教學不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促進兒童能力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盡管在學前兒童教育游戲課程教學中存在較大的缺陷,但是通過不斷提高幼師的施教水平,加強課程體制改革,同時采用科學化的評價機制,能夠賦予課程游戲化更大的空間,能夠立足于兒童的成長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發揮出學前教育游戲課程的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海燕.基于體驗教學模式的“學前兒童游戲”課程設計[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9(11):66-70.
[2]黃麗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程教學的困境及其關鍵點[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6(4):45-46.
[3]鄒海瑞.臺灣地區幼兒園運動游戲研究的經驗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9):99-1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