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淼
【摘 要】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非常迅速,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明顯的上升了。在此同時,大眾也越來越重視文化素養的培養了。因此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政府如何可以盡一切努力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本文主要論述了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效率;策略研究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盡最大的努力,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人們精神文化素質的政策,來為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服務。其中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效率,構建和諧有效的分化氛圍尤其重要。目前許多地方都創建了公共文化館總分館。
一、創建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現實意義
公共文化館總分管體系主要指的是兩級總分館,它是以區級的文化館作為主館,以街道文化站作為分館。總館和分館對于各項相關的職能和工作,在參考文化部的頒布的各項政策和決定的前提之下,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它們各司其職的同時又相互關聯。有條理、有層次、有高度、有效率地進行每項文化工作。總館的主要職能和作用是統籌和策劃各種高水平、大型的精致的文化活動。相比之下,文化分館舉辦的活動就沒有那么正式了,它主要是為人民群眾提供一些基礎性的關于我們傳統文化的講座、一些提高人民群眾思想文化意識的培訓或者是一些重大突出人物的表彰會等等,它的主要職能就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接地氣的,方便的服務,從而能夠實現滿足不同人們的文化需求的目的和作用。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創建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們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夠提高文化館的服務職能。
二、創建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實際價值
(一)能夠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參加文化活動的場所
大多公共文化館使用面積雖小,但是由于創建了總分館文化體系之后每天的可接納百姓參與文化活動的數量不斷增加,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讓更多的老百姓可以有機會參與到更多的文化活動中來。
(二)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文化培訓的服務項目
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建立可以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參與文化培訓的服務項目。現在的文化館的場地和設施不是太完善,以及一些相關培訓課程不是很多很專業、輔導的老師也很少,因此文化館為老百姓提供的服務范圍很有限,大多數局限在一些基礎的古典樂器和各種類型的舞蹈上面,而一些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書法、繪畫、以及很多有趣的民間手工藝等吸引了人們很大的興趣,卻因為沒有專業的老師輔導教學而沒有辦法開展起來。但是如果建立了文化總分館體系,就可以總管和分管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總管負責統一分配、安排任務、制定計劃、尋求有價值的資源,分館負責執行和實施計劃,這樣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文化活動就可以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開辦起來了、不同人們的文化需求都可以間接地得到滿足和實現。
(三)能夠實現對優秀文化人才的統籌管理,實現資源共享
創建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能夠把更多的文化方面的優秀人才集合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進步,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讓大家一起提高、一起進步。
最近幾年以來。區級的文化館通過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和比賽,擁有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的人才有各方面的才能,他們不僅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積極參賽,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且他們還經常自愿的參加到老百姓的各種培訓活動之中來,幫助老百姓普及一些基礎的文化知識,輔導老百姓參加一些基本的文化活動。區級的文化館可以根據各個文化分館的培訓項目和擅長的地方,合理的分配師資力量和優秀人才,讓他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職,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實現優秀資源的共享。
三、完善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各項措施
為了使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運行順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創立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合理性。在對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管理上一定要遵循統籌兼顧、合理可行、有自己的特色等三個原則。統籌兼顧是指公共文化館總館一定要對各項工作和任務、以及相關的師資力量和文化資源進行統籌管理,公平分配。合理可行是指公共文化館總館在給分館分配文化項目和師資力量和文化資源的時候要注意考慮到文化的地域差異而各種有利的和不利的條件,一定要可以保證各個分館為老百姓提供的文化服務是老百姓需要的,是能夠滿足到老百姓的需求的。有自己的特色是指各個公共文化館分館為老百姓提供的文化服務和培訓的節目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夠吸引群眾的興趣的獨一無二的特點,要有亮點,而不是只是為了應付交差而平淡無奇的節目。
在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創建過程中一定要有確保有完整的制度保障。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要想有效、順利的運行,就必須有嚴格的制度保障,對于每一項任務的分工、每一項職務的承擔以及相應的責任必須落實到制度上面。對于每項節目的評定考核標準、對于每個文化項目的范圍確定,程度標準,對于每個團隊提供的服務質量也都必須有嚴格的標準,同時要根據標準來嚴格要求實施,這樣才可以保證公平有效。此外,還必須成立一個完整的監督機構,監督機構的人員和領導可以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各項工作的運行情況和進度安排,這樣不僅可以督促公共文化館總分館各個部門按時有效的完成工作,而且可以及時有效地為各個部門提出存在的問題并作出相應的調整。
四、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建設效率的策略
(一)在實施設備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
有相關的制度出臺之后表示,在關于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設備實施方面,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配置、同意驗收的四個原則。在實施的時候堅持產權歸投資的人,投資哪些設備的人就有哪些設備的產權。根據這些原則,公共文化館分館的數目不斷增多,每個分管的實施設備也越來越齊全。各項服務功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各個團隊也有了固定的活動訓練的地方。同時各個地方也以公共文化總管為頭領,以各個公共文化分館為樞紐,形成了完整的有效的多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二)在工作人員的管理上實現雙重管理、進行統一考核
在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工作人員的管理方面實行雙重管理,進行統一考核的原則。具體便現在要整合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工作人員,充實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加強對基層的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的培養,提高整個文化隊伍的建設。按照靈活的管理方式,實現創新式的管理。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配、聯動作戰”原則。即公共文化館總館和分館的工作人員要集中起來管理,調配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由總館統一調配,一起實現和發揮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價值。要發揮專業人才的特色,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考核,選拔出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人作為公共文化館總館的助理,選拔優秀的骨干作為每個分館的業務副館長。各個分館的人員要各盡其職,管理員要全面做好分館的工作安排、輔導員要定期在基層開展各種活動各種節目的輔導、演員要按照文化館的安排認真排練、定期參加各種比賽和演出;創作員每年都要創作具有自己特色的參賽作品。
(三)在業務經費上實現多級投入、分級管理
公共文化館總分館的補助來源于多方面,有中央補助的費用,市區支持的費用,館里的預算還有社會各方面的贊助等等。要將公共文化館總館和分館的人員經費,各項服務費和業務經費等管理好,每項費用對的支出都必須要落到實處。總館和分館的建設經費來源都要明確的分開。
(四)在產品的供給上要遵循保障基本、差異實施的原則
公共文化館總分館一定要解決好服務供給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關系。總文化館要根據社會調查的結果總體安排,統籌規劃各種文化活動。建立合適的資源配置制度。
參考文獻:
[1]孟麗,杜江.我國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現狀及展望.中國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劉家順,關于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7.
[3]虞颯;關于加強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的討論[J];經濟論壇;2005年12期.
[4]朱從慶;公共文化的研究[A];全國第十六屆(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武玉琴;我國公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效率的決策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