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林林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課堂的地位正在不斷地提高。數學因其抽象性強,常使學生產生畏難的情緒,因此,為了有效地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就要遵循小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規律,合理利用生活資源,將來源于生活的數學與之充分結合,進而有效地解決數學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促使小學數學課堂實現更快的發展。以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數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為主要內容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資源;實踐活動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踐中愛上數學,同時還能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探究互動能力等實現相應的提升,為此,教師要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關注度,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一、創設教學情境,緩解枯燥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學生對課程教學不感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極為冷淡。因此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就要盡力緩解枯燥的教學氛圍,給學生營造一種“心理自由、安全”的學習環境,而主要應用的方法就是創設教學情境。融入生活資源的教學情境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多媒體教學情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變得非常常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新課導入,將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事物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示給學生,進而使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融入新課教學中,例如,在學習“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含有“角”的事物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拿起手邊的紙、書等生活資源進行觀察,這樣不僅緩解了枯燥的教學氛圍,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并為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打好基礎。其次,問題教學情境。小學生對于問題都是極具興趣的,為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設計有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進行探索和學習。
二、豐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生活資源
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為了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切實地融入活動教學中,其要做的就是豐富教學手段。首先,善于利用生活資源,進行角色扮演。在學習“整數加減”的時候,教師在將相關的數學定理講完之后,就可以帶學生去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即事先選好場地,并將其布置成商場的樣子,有貨品、有標價牌等,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行扮演買者和賣者,使學生在實際“交易”中體驗加減的作用,并讓學生在理解相關數學理論的同時,學會將其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其次,充分利用生活資源,進行游戲教學。在學習“小數”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選用不同的游戲教學方法,即在進行“小數的讀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接龍游戲,將一些小數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一個個地進行念讀;在進行“小數的比較”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比賽教學,即將學生劃分為兩個小組,并讓其相互出題,直到有一組答不出來為止。豐富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切實地豐富其數學課堂教學,同時還能有效地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發展和進步。
三、遵循開展步驟,推進實踐活動教學
遵循開展的步驟是解決數學課堂問題、順利實施數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關鍵所在。例如,在學習平行線和垂直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出發:首先,確定活動目的。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點、線、面的認知還處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這主要是由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所決定的,因此,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好這個知識點,教師就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同一平面的概念,感受平行和垂直給人帶來的魅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其次,活動設計。將學生劃分為8人一個小組,并讓小組長帶上一盒彩色粉筆、繩子兩根、筆和本子,并安排學生完成以下任務:(1)感受同一平面;(2)在廣場上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平行線和垂線,并在本子上寫下原因;(3)利用彩色粉筆和已學的平行線、垂線知識,在廣場上畫一幅畫,并為其命名;(4)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份數學實踐活動報告,要求緊緊圍繞平行線等數學知識。然后,活動開展。在廣場上劃分出幾個區域,分別分配給各個小組,然后安排相應的時間,讓學生以活動設計為基礎進行實踐和成果展示。最后,及時反思,促使下次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有所提高。每一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步驟都是需要教師認真設計和考慮的,只有這樣,教學效率才會有所提高,學生的數學才會有所提升。
總而言之,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就要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生活資源,借助豐富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方法等手段,解決數學課堂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在數學課堂中提升數學素養,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習洪.善于利用生活資源 解決數學課堂問題:記小學數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J].新課程,2015.
[2]冷少華.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