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婷
【摘要】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和國民財富不斷增加,人們的投資理財觀念開始萌發,投資銀行的發展潛力在不斷提升。文章內容圍繞我國投資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展開,主要內容分析了兩點,即投資銀行發展的現狀,針對現狀提出發展的瓶頸,之后針對投資銀行發展問題提出了對應的解決項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投資銀行;現狀;理財
一、投資銀行的概述
就中國的投資銀行概念來看,中國的投資銀行業是投資銀行的行業,其主要的組織形式可以是證券公司,其中包含金融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以上都是主要從事投資銀行的業務運行機構。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國名經濟發展迅速,證券業務的發展開始從商業銀行的獨立業務機構中獨立出來,發展勢頭良好,主要形式利用證券流通、交換為主要形式的一種中介機構體系。由此可見,券商已經逐漸成為中國投資銀行發展的核心內容,由此可見,投資銀行的原形是商業銀行,也是經濟發展的結果體現。
二、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現狀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規模已經基本成型,資本主義市場的出現帶動了證券公司,作為國內的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中扮演投資銀行的角色。我國最開始出現投資銀行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之后投資銀行的數量提升至130多家,其中專門從事證券業務的機構達到300多家。在1995年的時候,中國建設銀行和國際上的5家金融機構一共出資1億美元建立起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之后CICC成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
整體來看,我國的投資銀行發展時間經歷了不同階段,例如,數量增長時期、蓄勢整理時期、大規模重組規范發展時期,但是對比與國外投資銀行的發展還有所欠缺,為了深入的拓展國民經濟,努力發展資本市場,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投資銀行,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投資銀行業發展情況還不夠樂觀,存在諸多問題。
(一)投資銀行業法制不健全
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證券法,但是由于法律規定的內容比較寬泛,還沒有專門的涉及到具體的投資銀行業務,針對性的投資銀行法還沒出現。我國的證券公司還不是真正的現代投資銀行,當前國內的投資銀行業務運營中還存在諸多不合理的行為。與此同時,國內的很多管理條例十分不完善,例如,《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很多規定和投資銀行自身的業務經營相矛盾,其中規定,任何的金融機構不能為股票交易提供足夠的貸款。就國際慣例來看,投資銀行從事并購的過程中,能夠為并購公司提供良好的資金融通機會,但是由于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不完善其會助長投資銀行很多不規范的操作。
(二)證券經營機構融資能力差
除了國內幾個比較大的商業銀行辦理的證券公司之外,多數的證券機構經營資金還不到1億,平均資金只有3000萬,很多國外的投資銀行,例如,摩根斯坦利,其資產總額已經達到3182億美元,且美林公司的實際資產也高達3000億美元,遠遠的超過了我國130多家證券公司的資產總額,可見國內的證券公司規模太小,因此其承擔投資銀行業務經營的風險能力偏低,對自身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國內的證券公司自有資本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分業經營是根本因素,國內的證券行業、銀行業、信托行業、保險行業等都實施分業經營的政策,雖然能夠良好的分散風險,穩定金融市場的發展,但是資本聚集的能力偏低,金融行業的整體規模得不到擴大。除此之外,我國投資銀行的起步時間很晚,發展時間較短,投資銀行自身的資本累積能力下降,導致機構自有資本少,由此顯著阻礙了國內投資銀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證券公司業務范圍狹窄
中國現行證券公司在整個資本市場中一共承擔了三種角色,即一級市場的承銷商、二級市場的經紀商、二級市場的交易商,其中一級市場的承銷商屬于證券公司經濟利潤的主要來源。綜合形式的證券公司資金收入結構中,全部收入的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于自營承銷的收入,經紀業務在整個收入中的利潤占比達到50%。面對很多新型的投資業務發展,例如,基金發起、項目融資、兼并和收購等活動的開展還不夠廣泛,對于金融創新引發的很多新型金融業務,例如,期權業務、掉期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等發展的關系很少,只有很少部分的國內大的投資銀行中涉及到相關知識,但是由于實力不足,經驗不足等因素,很多業務的發展一直都不夠成熟。
(四)股權結構不合理
就目前來看,我國證券公司的股權結構發展特點呈現出高度集中化的特征,證券公司前股權的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60%,股權集中的情況突出在國信證券上,其前五名的股東持股比例已經超過95%,國內很多證券公司股權結構呈現出前五個人的持股比例的平均數達到28%,第一大股東的股權平均比例是10%。股權集中的情況還體現在股東人數少上,例如,國泰君安的股東只有13個,其他類型的綜合類券商中的股東都低于50。
(五)股權流動性差
由于目前國內的證券公司發展基本上屬于國家股和法人股兩種,絕大多數的證券公司都不屬于上市公司,由此可見,股權的流動性相對較低,國有股權的流動性很差,無法利用集中交易的形式實現交易市場的轉讓。中信證券雖然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根據2004年的報告可知,其中非流通的股票占據總體股資的84%,其中肆意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達到33%。
三、對改善證券公司治理的建議
(一)加快股權結構的改善
我國需要實施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不斷優化國內證券公司上市速度和融資能力,完善證券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股權結構重點在于提升股權結構的多樣化,不斷規范證券公司的法人治理模式需要政府部門和國有獨資企業從證券公司中退出,不斷的鼓勵境外戰略的投資者、民營企業和國內股份企業等加入證券公司,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不斷的吸引國外很多著名的投資銀行度中國的證券公司進行投資,原因在于很多投資者除了可以帶來大規模的資本金,還能帶來很多先進的證券行業管理機制、風險掌控力和產品創新機構,就目前很多國內證券公司的生存環境來看,可以采取放寬外資在證券公司中占的比例,甚至可以讓外資企業實施控股。
(二)大力推廣獨立董事制度
需要不斷努力的推廣證券公司內部的獨立董事制度,使其和控股的股東之間缺少聯系,采用誠信且剛正不阿的專業人員利用司法程序利用獨立董事的身份加入到董事會中,發揮職能權利,由此確保董事會的決策可以保護股東,保障諸多小股東的實際權益。為了董事會的獨立性,可以適當的增加獨立董事會的實際數量,整體比例可以設置接近于50%的席位,不能只是象征性的設立一名或者兩名董事,證券公司內部的各個委員會需要交給獨立的董事管理。
(三)建立風險控制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證券公司內部監事會的作用,實現監督的實效性,可以適當的拓展監事會的權利范圍,其中包含將部分的監事提名權利上交給監事會,監事可以代表整個公司對董事和管理人員進行起訴,財務報告交給董事會編制之后上交監事會進行審核,之后提交到股東大會上審議。
(四)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審計是證券公司整體治理過程中監督工作和反饋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內部審計部門需要獨立的給公司提供相對獨立和客觀的監督活動、評價活動和咨詢活動,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組織的價值,良好的改善組織的經營能力。券商需要建立起審計委員會,由此良好的監督公司內部的審計活動狀況,做好內外審計關系的協調工作。審計委員會的組成中需要將獨立董事作為獨立的召集人,且獨立董事的整個構成需要占到絕大多數,由此來保證整個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客觀性,保障職能行使的有效性。
四、結語
根據數學模型的研究顯示,國民財富的增加,導致風險資產的財富投資不斷增加,由此刺激了專業化投資理財服務的出現,促進了投資銀行的發展。由此可見,金融監管部門需要解決好投資市場中的很多深層次問題,強化對于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信心,由此才能長遠的實現投資銀行的發展和繁榮。投資銀行的發展中重要的是完善自身治理結構,由此才能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如果治理結構不良,證券公司的中介作用得不到良好發揮,市場中的“三公”原則得不到體現,為了緩解國內投資銀行的問題,完善自身治理才能保持持續發展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呂豐民.試論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財經界(學術版),2013,01:14,16
[2]張孝君,錢瑤.我國影子銀行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3741
[3]李燕,楊珂.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3:182184
[4]夏海玲.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2,04:2532,39
[5]謝偉杰.我國商業銀行碳金融業務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4,01:19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