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華
摘 要: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它是與學生的學習經驗有著密切聯系、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學生將數學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較好地運用是當今數學課程所需要的。將學生自主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結合,將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小學數學;整合;應用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鍛煉自主學習意識、積累數學知識活用經驗的重要途徑。自主學習意識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或與其他同學們互相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理解。
一、自主學習的定義和表現
(一)自主學習的定義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的一種行為。這種學習方法建立在學生某種學習動機基礎上,建立在學生把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的基礎上,建立在學生具有意志堅強的信念的基礎上。它是一個系統性的任務,需要每個學校的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去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規律,探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能夠使廣大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了解以及掌握學習的方法,并學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自主學習的表現
做好提前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是讓學生獨自獲得基礎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提前預習的提綱,例如,給學生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可以根據問題去探尋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在“學知識點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學習”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提前預習時,讓學生學會練成提綱,最后使得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學會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由此可見,課前預習對于自主學習是相當重要的。
二、自主學習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結合的表現
(一)教師要確定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每一節課,教師都要設定所要授予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的授課時,要提前備好課,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分析制訂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數學規律,形成一條自己的思路,讓學生最終達成自己的理想目標。
(二)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小組討論
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設計小組討論的自主學習形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上的交流環節,讓學生在學習課堂上做自己的主人,使學生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思考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對班級里的其他同學的學習思路進行分析。這種合作學習給予每個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也使他們更加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并且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的老師在評講小學數學試卷的選擇題時,都只是老師在課堂上詳細地分析,不管學生懂還是不懂,都得努力地聽,學生的表現都很被動,在課堂上很容易走神。教師每次評講試卷都花費大把的時間,這讓老師和學生都覺得有點煩躁,沒有耐心。然而,若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老師可以先給學生答案,讓學生自己進行正確答案的校對,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自己的意見。這樣,大部分數學題目學生都可以自己解決,老師只需要解決學生不懂的題目就好了。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是當今必須提倡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小組分組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讓學生在學習課堂上擔任小老師,做自己的主人
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擔任自己的小老師,把一部分數學題目分給學生自行解決,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使得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理解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思路,有些學生的表現非常好,不僅說出他們的學習目標,還談論他們存在的困惑以及在學習中做錯的原因,讓其他學生受益匪淺,教師可以從學生口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然后抓好重點,調整教學方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的主人。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是當今所提倡的教育模式。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又可以調節教學課堂上的氛圍,所以老師要加以重視,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龔夏鳳.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案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宦家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中的學生主體性[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