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孝義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而這一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日后發展至關重要,探究式教學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由于其優越性非常適合小學數學教學,為此結合實踐對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實踐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的時候,教師只是根據所講的內容給出事例以及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閱讀、觀察或者借助多媒體等途徑進行探究,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掌握相關知識,然后使其形成知識體系的方法。那么,這種教學方式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呢?筆者經過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為入手點:
一、以興趣為出發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若想讓學生對于知識進行探究,首先課程設計上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在教學設計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使其初步進入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中,然后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被教師的教學設計所感染,從而真正對小學數學課程感興趣,真正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以故事為媒介
對于小學生而言,每天幾乎都在看動畫片,學生對于世界的感悟很多也是從動畫片中獲得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媒介,讓學生能夠進入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在場景中逐漸掌握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
例如,筆者在講授三年級上冊《時、分、秒》這一部分知識點時,就搜集了很多與鐘表有關的動畫,然后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適當添加動畫片段,靠這些動畫來將整節課串講起來,這樣學生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隨著故事的推進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學習,這樣探究式教學就能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來完成課程講授,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更有趣味性。
2.以動手為途徑
動手嘗試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獲得更切身的感悟,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借助動手實踐進一步加深探究過程,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獲取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動手探究,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認可,這樣讓學生在動手活動中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進行一定的創新,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我在講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時候,先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學校內建筑等進行方位的描述,教師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再結合教學的內容,在課上安排一定的練習。例如,給學生說教室內某個物品,讓學生對這個物品的位置進行描述。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知識探索,從而使學生形成樂于探究的精神。
3.用競爭來刺激
良性競爭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進步,適當競爭也有利于探究式教學的開展。在授課過程中,筆者就經常開展具有競爭因素的教學活動,如算數比賽等,通過游戲競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緊迫感。
二、以生活為大舞臺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場景都應用了數學知識,這些場景對于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都是好的教學媒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如何將生活情景用到探究式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拉近小學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所在,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
三、合適的評價體系
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表現進行一定的評價,從而使學生在教學評價中認識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適時調整自身的狀態,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教師在制定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主,在進行考量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書面成績,而且更要重視對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評價,從而更加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式教學過程,也使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于學習進程進行調整,能夠獲得更加全面提升。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探究式教學可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也能使小學數學的學習更加富有新意與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使其獲得對于知識的探究能力以及方法,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所采取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才真正有利于學生發展,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樹成.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方式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0).
[2]孫田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主動學習[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