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麟滟
摘 要:隨著城市旅游方向向鄉村旅游、生態旅游轉移,縣域旅游的開發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旅游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動因和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動因;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一、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動因
1.旅游資源因素
短途旅行能夠帶給人們休閑娛樂、欣賞美景、放松身心的體驗感受,因此,縣城以及周邊的旅游資源成為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我國很多縣級城市因為周邊擁有旅游資源而成為專門的“旅游縣”。
2. 旅游業發展因素
旅游業本身的發展成為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旅游業能夠將社會上的各種資源集中起來,組織成能夠提供給人們娛樂價值的產品。縣城周圍的旅游業本身的發展,能夠使縣城區域內的各種資源得以整合。
3.需求因素
旅游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因素是消費者的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交易,旅游經濟價值也無法實現。經濟的發展是刺激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以及大力發展中小城市的一系列建設策略,使得縣城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進城的比例越來越大,縣城人口數量激增,潛在的旅游消費者群體變大,旅游需求自然也就變大,旅游經濟也因此擁有更大的市場,發展更為迅速。
二、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
1.資源驅動模式
高質量的旅游資源成為實現這種發展模式的基礎。縣域旅游行業需要對區域旅游資源進行大力開發,分析資源的優勢所在,以此為基礎確定旅游經濟的發展方向并制訂相關的計劃。自然景觀、人文風光和輕松的鄉村生活狀態等都可以成為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可依靠的資源。我國廣東省惠州地區的旅游經濟在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主要是因為惠州地區的旅游資源被廣泛開發和利用,海濱環境以及當地的人文景觀都成為重要的旅游項目,這是縣域旅游經濟資源驅動發展模式的典型。
2.政府驅動模式
旅游經濟的發展依靠旅游產業的壯大,而在縣域范圍內,旅游產業受地方經濟狀態的影響,很少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旅游產品開發中,政府成為縣域旅游經濟發展中最大的“東家”。
部分縣城擁有優質的旅游資源,政府成為開發旅游資源、進行旅游業建設的主導。在政府的引領和推動下,縣域旅游產業和相關的服務業也逐漸增多,旅游經濟逐步發展。政府驅動模式的另外一種作用形式是政府給予縣域范圍內的旅游企業和相關的服務行業以投資鼓勵或者政策鼓勵,幫助旅游產業實現必要的發展。我國成功申辦的2022年冬季奧運會,使河北省張家口市附近的縣城得到政府的部分投資,并為接待各國游客做好了準備,這是縣域旅游經濟以政府驅動為主要模式發展的典型。
3.產業驅動模式
在縣城旅游方面已經初具規模、具有靈活的市場機制、并且客源市場穩定的情況下,旅游產業的發展成為旅游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即以休閑娛樂項目為主的旅游產品。其在逐漸獲得市場之后,隨著旅游產業知名度的提升,旅游業更傾向于積極開發適合本地居民參與其中的旅游經營項目,增加體驗式旅游產品的比重;在市場規范化之后,通過宣傳,將周邊城市的居民也轉變成客戶群體,將市場進一步擴大,塑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改善旅游環境,實現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廣泛存在于我國各個城市周邊,為城市居民提供簡單的周末休閑生活,如農家樂、溫泉旅游等,都是產業驅動模式下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典型。
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是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游產業多樣化發展以及旅游產品創新的主要增長點。縣域旅游經濟要想得到長遠的、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關注區域旅游經濟的資源條件,提前了解政府對旅游產業的相關政策和投資行為,從挖掘市場和優化服務出發,不斷擴大旅游業的市場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旅游行業各項人才的儲備和旅游服務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縣城應該通過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 使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得更快、更完滿。
參考文獻:
[1]孫維明.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45-46.
[2]鐘 睿.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動因與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