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昌
【摘要】我們正在走向真正的移動信息時代,智能移動終端迅速發展,手機、平板電腦這些新興數碼設備帶來了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都漸漸離不開這些移動設備所提供的的各種資訊和應用。移動設備的軟硬件在不斷地開發新功能新版本,視覺體驗日漸豐富,與此同時,扁平化的視覺設計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關鍵詞】交互界面 視覺傳達設計 扁平化
媒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 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知世界的方式, 創造出新的社會行為類型。[1]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電子科技的飛速發展,用戶獲取信息逐漸從個人PC轉向便攜的移動設備,設備的顯示屏幕越來越細膩和微型化,這就鞭策著操作界面中的視覺設計不斷地更新變化,須具備簡潔、直觀、統一、識別性強等美感特征。
1. 交互性界面設計的友好性和美觀性
應用界面的友好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能否能被廣泛接受,移動應用的開發者都很重視交互效果的友好性,考慮用戶操作是否易用、指示是否清晰可靠、功能是否完善等。傳統的PC操作基本依靠鼠標和鍵盤來完成交互操作。而現在隨著便攜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大量的交互操作都是基于觸摸、手勢甚至非接觸式的感應來進行。所以,一個應用界面應如何設計從而能方便適應手勢控制成為移動界面設計的一個關鍵。另外,應用程序隨著時間、速率、彈性、圖像和色彩的變換、滾動等種種設置,在設計者的精心微調之下,能帶給用戶多少驚奇和享受,這種效果的呈現也是交互性設計的重點。
只考慮功能的設計界面是難以獲取受眾的,注重友好性的界面設計還要求我們重視美感,美的界面設計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心理負荷下,從而更適合日益發展的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挑戰。[2]由于用戶體驗和可用性的關系密切,所以用戶操作界面時候的心理體驗也是決定其友好性的重要因素。美使人心情愉悅,這種愉悅感反過來又使受眾的思維更具進取性,從而更容易找到所面對問題的答案。
2. 界面設計中視覺元素的扁平化設計
現在越來越多的操作界面采用扁平化的視覺設計。扁平化設計給人的感覺通常都很簡潔,簡潔、友好的特性也使得它廣受移動界面和時尚網站設計的青睞。扁平化設計的通俗理解是:使用簡單特效,或者無特效來創建的設計方案,它不包含三維屬性。這一設計趨勢極力避免任何擬物化設計的元素,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放棄一切裝飾效果,諸如投影、斜面、浮雕、漸變等特效都不會在設計中出現。扁平化設計有其獨特的觀感,它依賴于一個清晰的層次感,所有的元素的邊界都干凈利落,這種設計有著鮮明的視覺效果,它所使用的元素之間有清晰的層次和布局,這使得用戶能直觀的了解每個元素的作用以及交互方式。[3]扁平化的設計風格如今在網頁和手機上的應用無所不在,尤其在便攜設備上,因為屏幕的限制,使得這一風格在用戶體驗上更有優勢,更簡潔的圖標使得界面的視覺效果干凈整齊,使用起來便捷而順暢,可以更加簡單直接的將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來,減少認知障礙的產生。
其實生活中處處可見扁平化設計作品,比如蘋果手機,采用棱角分明的線條,加上蘋果的IOS系統界面,單色鮮明的對比,非常漂亮。扁平化設計與當下最常見擬物化計形成鮮明對比,Andorid系統界面均采用擬物化,作為手機領域的風向標品牌蘋果手機最新推出的IOS8使用了扁平化設計,鮮明的個性與特點,讓人記憶深刻,是一種非常新穎及簡便的設計美學原則在手機網頁界面設計中運用的典型案例。
3.扁平化設計在交互性界面中運用的優勢
一種設計方式的創新,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一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全的接受新的創新方式。有人會認為感覺扁平化風格過于冰冷。但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式的出現,并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甚至追捧,并能引領新的設計潮流,那么它的優點必定大于缺點。
早期具有代表性的界面是微軟在Windows Phone 7中引入的Metro界面設計,簡潔的圖形、明亮的色彩搭配網格分割,給用戶一種清爽、清新、明朗的體驗,為以后扁平化風格創作做出了重大啟示。而將扁平化的風格推向頂峰并迅速普及的是蘋果的于2013年發布的IOS7操作系統。
扁平化風格更加注重圖標在美觀之外的功能性意義,對色彩種類的運用相對較少,所占存儲空間比較小,因而相比擬物化風格,它在有限的時間中加載速度更快;更容易突出主題,減少對用戶的視覺干擾和記憶負擔;便于識別,扁平化的圖標設計更加簡潔加上醒目的色彩,即使在較遠的距離,也能夠清楚地被用戶識別;設計也相對容易,無需考慮多余的裝飾,只需注意圖形的直觀性、界面網格布局,色彩的運用等方面,使圖標保持易用性、一致性。[4]
4.結語
在Win8 metro界面中和蘋果產品及IOS系統中,均可以看到很多扁平化設計影子,在安卓系統中,也同樣可以看到準扁平化設計元素且體驗良好。越來越多的網站設計也在走扁平式設計的路線,扁平化的簡約風格的設計正在成為一個深受歡迎的潮流,人們正在遠離一直很受歡迎的擬物化設計。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海量的信息和創新讓人應接不暇,設計師只有根據內容要求有尺度的使用扁平化設計的美學原則,把精力集中到每一處細節上,將一切元素合理整合,才能設計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正如美國著名信息建筑家理查德·沃爾曼所說, “現在我們開始理解到新技術的出現并非是為了取代那些 ”舊“ 的, 而是“舊” 的要容納 “新” 的。[5]所以,一味地為了扁平化而設計則會顯得庸俗。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M]. 何道寬,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0
[2]任婕. 騰訊網UED體驗設計之旅[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5.(04)
[3]Art Eyes設計工作室. 創意UI photoshop玩轉圖標設計[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5(01)
[4]郗鑒. 界與面一本寫給青春設計師的書[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05)
[5]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M]. 濟南: 山東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