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摘要】溫江相關教育部門對職業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設職業教育,響應國家號召,但是地區內職業學校卻出現了招生難,就業難的不良局面,本文從家長學生觀念,地區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等普遍存在的問題作出相關闡述,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溫江 職業教育 現狀分析
一、引言
我國職業教育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的一個分支,承擔著將近一半初中畢業生的教育工作。這部分未來的人力資源雖然大部分不能成為社會精英,但是他們也同樣承擔著建設祖國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僅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使勞動者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溫江地區近年已經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工作提到了戰略高度,并且不斷升級。
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去年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
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李克強強調,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不僅要圍繞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社會公共服務要求和扶貧攻堅需要,培養大批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而且要讓受教育者牢固樹立敬業守信、精益求精等職業精神,讓千千萬萬擁有較強動手和服務能力的人才進入勞動大軍,使“中國制造”更多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國服務塑造新優勢、邁上新臺階[2] 。
三、溫江地區職業學校現狀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溫江地區共計職業學校10所左右,共計學生25000多人,職業教育形成了一定規模,在教育體系中占據了一定的份額,但從總體來看,溫江地區職業教育還不固定,發展缺乏一定的支撐力量。在辦學水平上,各個學校也是參差不齊。我們知道,這些民辦職業培訓學校都是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財政性經費舉辦的,所以其資金投入有限,受這一原因的影響,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在許多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了限制,例如招聘不到優秀的教師導致師資力量薄弱、資金有限不能購買相關的教學儀器和設備,限制了學校的發展,辦學水平一直處于較低層次。學員畢業也只限于簡單層次,整體的素質得不到提高。全區只有少數幾家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實現了多規格、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
1、在教育體系中地位低
職業教育在溫江地區學生以及家長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國家給予了包括減免學費等眾多優惠措施,但是依然沒有提起學生以及家長興趣,出現了考不上高中或者實在是進不了高中才進職業學校,家長的認為是,進了職業學校就是管理差,學不到東西,最后就是沒有好的出路的錯誤認識。在辦學水平上,各個學校也是參差不齊。教學設施投入的多少以及質量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大多數的學校還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辦學場地和場所,大多都是靠租賃校舍和教學樓來招生上課的,這就使得學校的開辦就沒有真正的在土地上生根發芽,大多數都是懸在空中,隨時有更換辦學場所的可能。而由于要支付高昂的場地租賃費,無疑又給辦學方設置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如果這些基本的教學用具、儀器和場地不能得到滿足,那么必然制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發揮,也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2、社會觀念腐舊
溫江地區職業教育社會導向或氛圍欠佳,現在還處于一種學歷補充的地位,寧愿花大價錢讓孩子讀高中,考大學,也不愿讓孩子不花學費,就近讀職業學校的怪現象。因為民辦學校是市場的溫度計,直接反應市場需求,或者說哪種行業或產業有利潤而且利潤率足夠吸引他,他就會投向哪個方向,當然民辦學校的取向除了市場的供需之外,還會受國家政策的引導,如果國家政策支持或者扶持,那么民辦高校在利潤的驅使下仍然會選擇那個即使不被市場選擇的產業。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清晰的現象,在生源下降的情況下,民辦學校只有對初中、高中增加投入,為什么,這是市場的選擇,更直接的說是老百姓的選擇,人們更愿意選擇上初中和高中來增加自己考取大學的機會,而中等職業學校由于不受市場歡迎,很顯然民辦教育就會減少對他的投資。
3、脫離企業
溫江地區職業學校還沒有形成企業與學校互動,職業教育進行的場所大部分還是學校的實訓室,完成的地點還是學校而非企業,在學生培養過程當中也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為輔。推進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推進產學良性互動。鼓勵企業參與學校專業建設,課程開發,鼓勵企業訂單式培養和冠名式培養方案,鼓勵將企業現行的生產服務標準設定為教學標準。同時落實參與校企合作單位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學生在實現期間的經費投入以便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企業參加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四、現狀認識
溫江地區職業學校還有漫長的發展道路需要走下去,與天津等發達地區職業教育還有很大差距,要建設地區強大職業學校,不僅要轉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錯誤認識,更要從自身找出問題,在教育教學,實踐環節的加強力度,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良性發展。近年來,我省經濟發展迅速,在國家高度重視中職教育發展的大環境下,溫江中職教育改革工作也風生水起,教育的公平化被大家一再提起,政府也開始反思并做出了詳細的執行細則。中等職業教育也一樣可以培養出人才,上中職不光能學到技術也不會耽誤一個人的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的高技術人才是我們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中職畢業生一樣可以有燦爛的人生。這是我們將要看到和希望看到的結果。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
[2] 董志強.人生的選擇與機會成本[J].改革與理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