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梅
[摘要]班主任工作關系著一個班集體的成長和發展,做好班主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就亦師亦友、鼓勵學生重在參與班級管理以及家校溝通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集體 成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63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學科,還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我在擔任二塘中心學校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亦師亦友,和諧相處
亦師亦友,是用來形容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最常用的一個詞,但在師和友的尺度把握上卻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班主任,我個人認為師和友的側重點還是師,而師區別于友的最大特點在于嚴肅和權威,在教室,在課堂上,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你就是老師,你必須堅守你的嚴肅和權威,特別是在處理一些原則性問題時,不允許學生嘻嘻哈哈的,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控制局面的魄力,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向自己的學生示弱,想在學生面前充當神,我覺得這恰恰是在遠離自己的學生,其實,要學生愿意接近你,首先得讓你的學生認為你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弱點,讓學生感覺到他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接近的。亦師亦友,多么好的一種境界,但要到達這樣的境界,真的還有很多去體會的,我覺得我在這方面的尺度把握上還遠遠不夠,我一直在不斷的探索,也希望各位給予我幫助。
對待班級里的學困生,我發現測評幾乎每次都不得及格,由于他們的接受能力和記憶力都比較差,導致他們很難接受知識,記住知識,但他們的思想品質并不壞,甚至比有些學習好的學生還要好,比如:馬斌,他就是一個很愛勞動,很熱心幫助人的人。韓真是一個做工作比較認真、踏實的人,他還具有拾金不昧的精神,上次他在走廊里撿到10元錢,他沒有占為己有,而是交給老師還給了失主。這時我就針對他們個人的實際情況,找出突破口,想辦法讓他們有所進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在班級里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于是我就開始個別地找他們談話,從聊他們感興趣的輕松話題開始,然后再向他們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能從每天認識一個詞語做起,從做簡單的題開始,從發揮自己的勞動強項做起,從助人為樂做起……就這樣一天天地,他們能做簡單的題了,我在作業本上特意地把鮮紅的100分寫得又粗又大,并畫上了個大拇指及“好樣的,繼續努力”的字樣,還再班里特別的表揚了他們,看著他們聽了表揚之后的神情,我能理解到此時他們的心情,我想我的目的達到了,我終于能一點一點地幫助他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學習的興趣。從此之后,他們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完成課后作業,都認認真真寫好每個字,現在他們兩的字比以前工整了很多。馬斌還把班里的壞拖把修好了,每次勞動他都主動地把垃圾箱周圍清理干凈。
不管是學困生還是學優生,不管是家庭富裕者還是家庭貧困者,不管是活潑外向者還是斯文內向者,我都盡力做到一視同仁,盡量讓每個孩子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我希望他們進步,期待他們提高。
二、有的放矢。重在參與
學生的一切正確的行為并不是自發形成的,必須通過班主任的約束和自身影響來實現。我們每一個班主任老師都為班級付出了很多,但管理效果各有差異。可能最讓班主任頭疼的是對寢室、自習課和體育課外活動的管理。寢室的扣分比較嚴格,丟分了一味地去批評訓斥學生是沒有用的,沒有哪個學生會有意地去把事情做糟。所以我每次帶班會給學生示范做清潔衛生多次,學生都明白了學會了然后給他們定規則論獎懲,這樣寢室那邊丟分就比較少學生也信服你。自習課和體育課外活動班主任不可能時時刻刻盯在那里,所以我給學生規定不能安靜上自習的和不能好好上體育課外活動的,以后該時間段就到我辦公室由我來安排學習任務或是勞動任務了。自習課或是體育課外活動去科任老師那兒的,必須要有老師的書面證明;身體不適請假的必須要有醫生的病假條。當然我也會在自習課上到班上轉轉多與學生談心;體育課外活動時與學生一起打球秀一秀球技;班會上為他們激情朗誦自創的詩歌;藝術節一展歌喉讓學生看到多面的我而更加親近佩服我。班主任與學生多接觸并多參與學生的活動,無形中也拉進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促進了教育的效果。
三、搭建橋梁。加強溝通
與城里學生家長相比,我們的家長對待孩子學習不夠重視,在他們的觀念里,學習只是老師的事情,家長所該做的事情就是掙錢供孩子讀書,供他們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學好學壞就看孩子和老師的造化了。正是由于這種偏激看法的影響,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在行為習慣上,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為了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校表現,除了每學期必開的家長會,我還通過電話或家長來接孩子的機會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
班里的馬如海,經常不完成作業,總是以不記得帶回去做或忘記做為理由。每次,我或對其暴風驟雨的批評,或對其和風細雨的勸誡,但效果一直都不明顯。為了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我先后與其家長通過幾次電話,告訴他孩子的周末作業狀況,最初家長也只是幾句應承話,“在家問他作業寫完了嗎?他說寫完了啊!”后來,我在周五家長來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和家長講明:在學校里老師管孩子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長也必須得盡一定的責任,否則在學校里養成的學習習慣就會遭到破壞。作為家長,即使不能幫孩子檢查作業的對錯,但最起碼得監督到位,保證作業按質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許起不到顯著的效果,但是此后只要是該生出現類似問題,我總會與家長積極溝通,強調家長監督的重要性,終于在我的近乎“軟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長逐漸改變了固有觀念,懂得了家長應該“有所為”的道理,而孩子也漸漸能在家完成作業了,而且作業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面對孩子們的錯誤我失態過,但更多的時候我是換位思考,以情動人;面對雞毛蒜皮的小事,我怠慢過,但更多的時候我是認真對待,盡力解決;面對發生的不如意,我抱怨過,但更多的時候我是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不足。所以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成就感,一種成長,一種歷練。當孩子們取得優異的成績時,當孩子們懂得團結友愛禮貌待人時,當孩子們取得一個又一個進步時,我的內心是欣慰的,是滿足的,是驕傲的,我感到自己無愧班主任這個稱號,無愧學生們喊得那一聲聲的老師,無愧家長和領導對我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