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福
[摘要]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所以在小學教師更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一般而言,鞏固基礎最有效且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總結做題經驗,并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作業的布置仍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將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數學作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09
作業是連接學生課堂與課后消化之間的橋梁,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學生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增加解題的經驗。尤其是對于數學而言,課后作業顯得更有必要,只有通過習題練習學生才能夠將課堂學的公式、理論活學活用,對于公式、理論的印象也才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課后作業應該要把握幾個原則,第一是題量不宜過多,第二是難度適中,第三是作業與課堂內容要緊密結合,第四是批改、講解要及時。但事實上,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導致學生雖然課后做了很多習題,但是學習的效果卻不好,甚至會給學生帶來過多的學習壓力,如果題量過多,難度過大,很多學生可能會因此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導致數學成為了學生的弱項。基于此,本文將總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的布置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后作業題量大、難度大,導致學生缺乏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習最重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尤其是對數學而言,到了中學,數學可能會是許多學生的弱項,其原因就是小學學習階段數學基礎不牢靠。所以小學數學作業的設置應該是以鞏固學生基礎、提升學生的興趣為主,而不是通過較難的題目來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學生基礎牢靠的前提下,較難掌握的題目也能夠輕松解答。另外,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外作業的設置上遵循了“多多益善”的原則,導致學生的課后壓力極大,學生即便是能夠完成課外作業,他們休息的時間也不夠了。更何況大部分學生都難以完成數量如此多的課后作業。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過大的學習壓力,所以老師也不必過于緊張,課后作業的難度、數量應合理控制。
(二)課后作業與課堂內容脫節,鞏固知識點的作用不明顯
一般而言,課后作業最大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將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在習題中得以利用,從而加深印象。同時,課后作業的另一目的是考查學生課堂的領悟力,如果學生在學習之后還不能掌握課堂內容,課后作業中是能夠準確表現出來的。無論是以哪個目的出發,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即老師要能夠將教學內容與課后作業結合起來。學生上課期間在課堂學的內容大多是新知識,印象不深,所以課后就要做與之相關的習題,從而加深印象,鞏固知識。而如果教師在課后作業的設置上有所疏忽,無法將習題與課堂知識結合起來,那么課后作業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事實上,這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會犯的錯誤,甚至部分小學教師會將課后作業布置成前一天所講的內容,或者是課后作業是后一日要講的內容。那么前一種做法無法及時鞏固知識,學生很有可能對前一日學的知識已經忘了;后一種做法有預習的作用,但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都未曾鞏固,就立即進入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的掌握力不足,學習效率不佳。
(三)對課后作業的反饋不及時
很多老師在課后作業的設置過程中,只考慮作業的布置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細節,而忽視了課后作業布置之后的相關事宜。課后作業的布置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如果老師忽略了課后作業的反饋,那么課后作業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具體而言,課后作業的反饋主要包括幾個部分的內容,首先是老師批改,其次是老師從批改過程中發現問題,第三是根據發現的問題及時評講。這幾個部分的內容都強調“及時性”。如果老師反饋不及時,學生很有可能已經忘了或對課后作業的印象不深了,老師再來講解,效果也就不明顯了。而“及時性”正是很多老師都會忽視的內容,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重心都在教材上,忽視了課后作業的重要性,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可能有堆積了三四天甚至一個星期的課后作業沒有講解,學生對這些作業也已經沒有印象了,再講解就毫無意義。
二、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研究
(一)數學作業題量適中、難度適宜
課后作業的難度過大或題量過多,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進而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控制好課后作業的量及其難度,盡量做到題量適中、難度適宜。而“適中”和“適宜”是模糊的概念,需要老師結合班級情況來決定,如果班級學生數學成績都較好,那么難度就可以稍微大些,如果班級學生數學成績都偏差,那么難度就小些。題量要和題的難度結合,題目難的,題量就盡量少,題目簡單的,題量就可以適度增加。
(二)課后作業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
課后作業的目的是鞏固課堂知識,所以課后作業的設置中,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課后作業與課堂內容的結合,要做到一一對應。比如某天講的是乘法口訣和乘法中的注意事項,那么當天的課后作業就不能是加法的運算,就應該是布置乘法運算的題目,讓學生能夠從習題練習中掌握乘法運算的竅門,并將課堂學的理論得以實踐。課后作業與課堂內容的結合是較為簡單的策略,數學教師只需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細心即可。
(三)及時批改、講解課后作業
布置的課后作業,老師要能夠及時批改,并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在課堂上及時講解,為學生解惑。就以乘法運算為例,很多學生縱然學了相關知識之后,在實際運算中還是存在問題,比如乘法和加分在同一個運算題目中出現,運算的先后順序往往混淆。這就表明他們對運算法則掌握得不深刻,老師就要在課堂上再進一步講解。無論是批改、講解,都要做到及時,確保學生還有印象,講解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課后作業的布置雖是在課堂之外,但依然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各個學科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總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三點,即對題量和題的難度把握不清、與課堂教學內容沒有緊密結合、批改和講解不及時。這三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很多數學教師都在無意中犯了這幾個錯誤而又不自知。本文還根據這幾個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除此之外,還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要更加細心,多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習情況來布置課后作業,以達到布置課后作業的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