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華
[摘要]數學是一門較為靈活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抱有靈活學習的態度。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上,即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且能夠做到對部分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本文主要研究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9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升學、應試壓力小,所以很多教師就放松了對教學的監管,但事實上,對學生基礎的培養、鞏固是當下最重要的部分。學生在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的前提下,學習數學就會事半功倍。本文主要研究的對象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即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基礎的學生,研究內容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過程中教師、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一、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意識落后
1.應試導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他們也能夠對于大部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有很多老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通過各種方法鼓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同時,老師的重點仍然放在“應試”上,即教學的重點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點仍舊是以應試為導向,很多老師在選擇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點時也不會去選擇在考試占據比例較大的內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了應試中比例不大的內容,這就會導致兩個問題的產生,其一是老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不信任,其二是應試教育的觀念在教師心目中根深蒂固。
2.教師觀念偏差。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要讓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即讓他們能夠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自學,除了他們自身努力外,更需要的是作為師長的精神上的鼓勵。然而我國目前許多小學數學老師認為小學生就應該背著雙手聽講,而不是自己握著筆做題或是組隊討論。而這正是教學弊端所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相對而言,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在學習中總結的學習方法可能仍然有許多問題,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這樣也就說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可以適用自主學習法。
(二)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習方式機械、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數學是一門相對比較靈活的學科,一道數學題有很多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一般而言,老師會講其中較為簡單的解題思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但事實上,對于同一個解題思路,學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即有的學生能聽懂,有的學生卻完全不懂,所以這就需要老師要能夠教學生更多的解題思路,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身的思維想出更多的解題辦法來。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在自主學習上缺乏主動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學習方式機械、老舊,即將數學當成是一門文科類學科來學習,課堂上以記筆記為主,課后以背誦為主。數學需要大量的運算來驗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公式,而學生如果不進行運算,反而是通過對理論、公式的背誦作為學習的主要方法,該公式無法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將該公式忘記。
(三)教育的合力作用低
對于學生的教育不是僅依靠教師就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家長、學校管理者以及社會的參與,而其中,家長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家長在將學生送入學校之后就很少再參與到教育中,即便是偶爾參與也是詢問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就讓學生誤以為家長的教育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家長的教育是以考試分數為參照點,而非學生的品德、思想的成長自主學習是一個較新的教學模式,很多校長治校理念保守,無法接受這一學習方法,從而也就導致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想法擱淺。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學校管理者、教師以及家長的參與,其中無論是哪一方面在教學中有所缺失,對學生的教育都是不足的,教學狀況很可能有所偏差。
二、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對策
(一)改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1.淡化應試觀念。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區別很明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雖然根據國家課改要求,一面發言提倡素質教育,但另一方面卻仍然以應試為教學的主旋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做到淡化應試的觀念,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在學生自主學習中,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而不是將考試分數作為學生的唯一考核標準。
2.改善教育觀念。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特定的學習方法,他們對于學習也只是初窺門徑,要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的引導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而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就得改變部分老師現有的觀念,改變他們“教”大于“學”的觀念,要讓他們意識到,學生主動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教學。要改變教師隊伍的觀念并不容易,這也需要校方做出一定的努力,通過一定的方法讓老師們信服。
(二)通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相比語文、歷史等學科而言,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相對缺乏趣味,除非是非常喜歡數字的學生,否則誰也不能保證學生在數學課上都能夠聽得津津有味。如果課堂過于沉悶,教師就應該利用一些數學游戲來刺激學生的思維,只有在學生對數學有興趣的前提下,學生才會去主動學習,教師也才能夠從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加強教師、家長、學校三者之間的教育合作
教育不是教師獨有的工作,每一位學生周邊的人都能夠并且有必要參與到教學中去,這就是教育合力的概念,要提升教育合力的作用,教師、家長、校長都要參與到教育中去,并且三者要加強交流,由教師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由家長向教師反映學生的生活情況。而學校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當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方法時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只有老師在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之后才能夠制定出具體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因材施教”。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和數學基礎,所以在數學教學上,老師完全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文總結了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對策。總的來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關鍵在于數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