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管理者是學校發展的領航者與決策者,學校管理者的核心素養直接關系著學校發展的速度、力度與效度。本文提出了學校管理者核心素養的三維模型,從“人格修為素養、學科專業素養與學校管理素養”分別進行理論與實踐的闡述、剖析,在學校管理者的核心素養建設中這三個維度缺一不可、互相扶持、互為促進。
【關鍵詞】學校管理者;核心素養;三維模型
【中圖分類號】G47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0-0061-02
【作者簡介】奚亞英,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江蘇常州,213000)校長,高級教師。
2013年2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專業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校長“專業人員”身份的確定。從專業標準的角度來解讀,校長專業標準對學校管理者提出了系統而全面的要求。學校應該建構起學校管理者核心素養的三維模型:人格修為素養、學科專業素養、學校管理素養。
一、人格修為素養
學校管理者的個性修養與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精神品位,影響著一個群體的道德品格。學校管理者的人格修為應該是一個學校的精神高地。
1.學校管理者應該具有胸懷與氣度。
學校管理者應該有天空般的胸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面對利益,能平衡心態,不患得患失;面對意見,能傾聽吸納,不斤斤計較;面對教師,能包容鼓勵,不親此疏彼;面對學生,能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當教師取得成績時,要發自肺腑地稱贊,贊其長,避其短,要及時送上自己真誠的祝福,不要擔心他們會超過自己。當教師們遇到挫折時,不要袖手旁觀,要去關心他們,使他們始終感到你是他們堅強的后盾,不會因一時失利喪失奮斗的勇氣和信心。當聽到教師有不同聲音時,要認真傾聽,仔細辨別。
2.學校管理者應該具有膽識與氣魄。
分得清事情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輕、急和緩,善于抓根本、抓大事。敢于站在改革的風口浪尖,敢于立于管理的一線前沿。以獨到的眼光衡量事物的發展狀況,積淀、歷練才能讓自己成為有膽識、有氣魄、有思想、敢作為的人。在順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迎難而上。以開拓者的形象、先行者的眼界、創新者的機智舉著旗幟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3.學校管理者應該擁有夢想與情懷。
學校管理者要有夢想,未來是夢想要創造的地方。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教育:必要的烏托邦”這一命題。“必要的烏托邦”意味著管理者必須具有一種著眼于未來的夢想與情懷。個人的教育追求與學校的發展愿景相融合,學校管理者的管理主張與學校的文化追求相對接,以追夢者的姿態、以筑夢者的情懷執著前行。
二、學科專業素養
學校管理者,從其社會角色來看,首先是一名教師,其次才是一名學校管理者。如果學校管理者沒有深厚的學科專業素養,就難以引領教師走上學術成長之路。
1.學校管理者應該要有學術研究的精神。
學校管理者應該在所執教的學科、所擅長的領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術思考與成果表達。學校管理者要做與時俱進的時髦人,關注學科教學新動態、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發現自我發展的新領域。
2.學校管理者應該要有專業學習的品質。
有思想的學校管理者,往往是善于學習的管理者。學校管理者的思想修為不僅源自理論學習,還來自持續實踐。要做讀書的標桿與學習的榜樣,勤于學習,樂于思考,讓理論在研讀中提高,靈感在研究中閃現,智慧在研習中碰撞,思想在研討中產生。
3.學校管理者應該要有課程領導的能力。
作為擁有學科教師背景的學校管理者,應該發揮自我的課程領導能力。在課程價值、課程規劃、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思考與建構,并引領教師進行富有個性的底層實施,從而讓每一位教師過上有尊嚴的專業研究生活。
特色發展是學校立校之根。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成長愿望,基于學校的特色建構與品牌發展,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通過課程文化的浸潤、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內容的創新,從而實現了教育質量的提升、教育品質的優化。
三、學校管理素養
作為學校發展的領航人,學校管理者更應提升自我的管理素養。學校管理者的使命是在學校建設與管理中實施現代管理,興辦現代學校,培養現代人,為建設現代化國家服務。
1.目標與愿景。
學校管理者應站在國家教育改革的高度來審視與規劃學校未來。在傳承與發展中,尋求到適切學校與自身成長的目標,描繪出共同發展的學校愿景。
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國際化的民辦學校,不僅有中國學生,還有來自美國、印度、西班牙等國家的學生。教師不僅有中國教師,也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教師。來自世界各國的師生讓小小的校園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學校不僅是一個物化的空間,更是一個成長的空間、一個生命的集合體,因而“學校中的兒童地球村”便成了師生共同的愿景。
2.規劃與行動。
學校管理者有責任對學校的文化建構、課程建設進行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提升課程資源的整合力,課程實施的執行力、評價力,課程文化的建構力,建構出屬于這一所學校的獨特而又完整的課程體系。并且能夠從多個視角尋找學校愿景與個人目標的契合點,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學校發展引領個人發展,以個人發展助推學校發展。
3.關系與協同。
作為學校管理者,需要形成協同與合作的人際關系。挖掘、放大、盤活各種人力資源,借助教育專家的智力資源、上級領導的政策資源、師生家長的人才資源,在多方協同中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4.創新與超越。
學校管理者要做改革的實踐家、創新的行動者,善于發現新情況、找到新問題、關注新趨勢,善于捕捉新機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機制,在與時俱進中持續變革。學校管理者的思想應在學校辦學中注入時代的活力,使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傳承與創新相統一。
學校管理者要有戰略思維,要因地制宜制定學校的發展戰略規劃,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要具備思維空間的開放性,一方面要樹立大教育觀,把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社會教育聯系起來,另一方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把教育問題作為一個系統來思考,具有整體設計、系統規劃、立體管理的能力。<\\Ysc01\d\江蘇教育\2017年\2017管理\02\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