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占超
【摘要】“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案是指在當今班級授課制的背景下,對同一班級,不同類型的學生實行與各層次學生相適應的能夠有效提高每位學生成績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探索、研究實施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成績顯著,每次測試成績優異,證明了一些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案是指在當今班級授課制的背景下,對同一班級,不同類型的學生實行與各層次學生相適應的能夠有效提高每位學生成績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學生分層分組
我把全班學生按照分班成績,在電腦上進行電子排序,從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把名次分為四等份。第一等份的為A同學,第二等份的為B同學,第三等份的為C同學,其余的為D同學。然后進行分組,每組有A、B、C、D四個學生。一般以A同學為學習組長,因為這類學生基礎好,自覺能力較強,不需要進行過多地下功夫。B同學學習上比較努力,基礎也較好,但需要A同學和老師的指導。C同學底子較差,自覺性也較差,所以需要A、B同學的幫助,也需要老師的指導。D同學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特別需要A、B學生的幫助,也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分層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對于教學內容可分層設計。教學內容設計為三個層次:A層教學內容,BC層教學內容,D層教學內容。A層教學內容適合于A學生,這些學生有余力,可以達到較高的層次。BC層教學內容適合于BC學生,這些學生占大多數,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D層教學內容要求全班學生都必須達到、重點是D學生。教學目標的制定,一般為把教學目標分為兩個層次,即基本目標和較高目標?;灸繕耸侨鄬W生都必須達到的目標,較高目標適合于AB學生達到。
三、在講課過程中要分層進行,分類指導
對于一節新課,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學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個,這就要看講課技巧了。預習,討論,讀書,指點,釋疑,提升,每個環節要有理有序,層次分明,這樣既活躍了課堂,又讓全班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課堂。
四、作業布置要分層次,作業批改后要分類指導
作業可以反映出學生對課堂上老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反映出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布置的作業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分層布置作業可以讓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可以讓中等生吃得飽,可以讓下等生吃得好。所以,應該針對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個人實際,設計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應該重視質量。
五、評價考試分層進行激勵,考后指導分類進行
學生分層分組,教學內容分層,講課分層,作業分層,加上分類指導,這樣就可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那么,評價是不是也應該分層設計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進行考核評價時,我根據單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將題分簡易題、基本題、拓展題三大類,簡易題面向D學生,僅供D生完成即可;基本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拓展題面向優等生即A、B、C類學生可選做,但A類學生必做;評價后對已經完成任務的各類學生,尤其是B、C類學生,進行鞏固、提高即“分類指導”,特別是要對D類學生進行指導,使之提高到預定的目標。
實施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將學生分層時應注意的問題。我們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學成績,不讓每一個學生落后,所以將學生分組時,可以有A、B、C、D四個學生。這個分組最好是老師心中有數即可,即隱性分層,不讓學困生明白老師的意圖,這樣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有利于整體成績的提高。
第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分層應注意的問題。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切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面向學困生的基本目標,要有面向大多數學生的普通目標,還要有面向優秀生的提升目標。三個目標之間需要層層推進,不能孤立,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應該是層層推進的,所選的內容必須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口吻,這樣我教學目標才能順利達成。
第三,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問題。實施過程中注意做好調控?;A性目標任務與一般性目標任務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完成,極個別學困生在老師和學生幫助下完成,這就是分類指導。另外,該合作的要合作,該放手的要放手,來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第四,作業分層、評價分層時應注意的問題。作業分層絕不是不做作業,也不是純粹降低難度,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要循序漸進,評價分層應把重點放在學困生身上,同時兼顧全體學生。
總之,這些年我通過實踐、探索、研究實施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成績顯著,每次測試成績優異,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