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淑英
(海門市東洲小學,江蘇 南通 226100)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已經成為學科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建立強烈的質疑理念,才能推動小學數學教學不斷深入。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不斷提問,點燃小學生的提問熱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策略;問題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現階段,許多小學生過于依賴教師,不愿意在課堂中主動提出問題,總是等著教師提問。教師講課的思維到哪里,學生的思維就到哪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不斷提問,點燃小學生的提問熱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舉措。
一、構建數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情感與數學學習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新想法的產生,讓數學真理逐漸浮出水面。興趣,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最佳老師。學生有提問的興趣,就會自主提問,這是教師踐行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實踐。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課堂提問興趣,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給學生構建一些有意思的情境,用情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情境,可以通過視頻、音樂、故事與游戲去創設。教師要考慮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科特點,用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形成問題意識。
比如在講解《認識圖形》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故事,利用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讓學生不自覺地提出問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入發展。教師可以利用“正方形找故鄉”的故事引導學生了解圖形相關數學知識,“圖形世界十分神奇,圖形有各自的家庭,它們與自己的家庭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正方形出門迷失了方向,于是踏上了尋家之旅。它走進了立體圖形家族,這里的圖形說這不是它的家。之后,它又去了曲線圖形家庭,圓形告訴它這也不是他的家。它可憐極了,自己走在偌大的圖形世界中,繼續尋找……”講到這里,教師可以暫停一下,教師的停止會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很多學生會追問“然后發生了什么呢?它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家?”這時,教師告訴學生答案就在課本中,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會快速打開課本進行數學知識探索與學習。
二、加強提問指導
興趣,是讓學生建立提問意識的重要動力。在具有提問的動力后,掌握豐富的提問技巧與提問方法,才能讓學生有更多提問的途徑,促進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積極發言。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關注提問技巧的指導,幫助小學生掌握正確的提問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總有小學生提出許多奇思妙想,提出的問題與數學知識學習沒有關系,也不切合實際,難以服務于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學生不知道要問些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問。幫助學生解決課堂提問的困惑,需要傳授必要的提問技巧。
首先,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本,提出科學問題。當代小學數學課本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圖文并茂,設置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模塊與環節。這讓數學知識更有時代感與生活感,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中的這部分內容,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問。像在講解《元、角、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中所用的人民幣。以“分”為單位的紙幣、硬幣已經不再流通,當小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不同,便會提出問題,像“分與角有什么關系?一分錢可以買什么?”這樣的問題。利用小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發現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果的豐富。
其次,利用課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涉及到的課題,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有利于學生探索欲望的提高與求知欲的提升。在講解小數知識時,教師可以告訴小學生小數的形式,鼓勵小學生說出生活中遇到的小數。這時,教師可以從小數這個課題出發,提出“你們想了解有關于小數的哪些東西?”這樣的問題,將提問權拋給學生。接收到這樣的問題,小學生會從多個角度提出自己的問題,像“小數有什么意義?如何判斷小數與整數的大小?”等。這不僅給小學生提供了新的提問途徑,還讓小學數學課堂更有學科特色。
三、培養學生提問能力
綜合演練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許多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學習經驗。單純依靠教師的引導,小學生是很難建立問題意識的。在課堂中進行提問演練,給小學生打造提問的平臺,對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有較強的輔助作用。利用筆頭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質量,更能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課堂練習,小學生可以或多或少地發現自身數學學習中的問題,這是準確積累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這樣的練習:一張長方形的鐵板,從長邊的中點到兩個寬邊的中點分別連一條線,沿這兩條線剪下來兩個角。求剩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面對這樣的練習,小學生需要動手去算。可能只讀題,小學生認為自己有思路,在解題上沒有問題。但真將練習落實到筆頭上,小學生會發現個人解題思路中的漏洞。鼓勵小學生嘗試去做,并在做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家共同解決,能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快速提升。當大家都投入到提問中,并樂于共同交流解決問題時,小學生會意識到提問并不是一件壞事,從而逐漸建立起課堂提問意識。
四、養成課堂提問習慣
對小學數學學習空間進行拓展,讓小學生養成提問的習慣,才能使小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生活是小學數學知識的主要來源,知識來于生活,更要服務于生活。小學生所經歷的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知識。將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與數學知識,學生的問題意識會自然養成。鼓勵小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并嘗試利用課堂所學去解決生活問題,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有利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活躍化。
比如在學習了統計圖知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發現各類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并分析其合理性。要完成這樣的作業,小學生需要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從數學的角度出發去分析生活現象,認知生活的合理性。當小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統計圖后,數學學習成就感大大提高。在分析其合理性時,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匯報自己的觀察成果,引導其他學生質疑,向講解者提出問題,有利于提問過程的輕松化,更能讓數學知識掌握準確性提升。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讓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小學生能夠提出有效的問題,才能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沒有問題意識,深層次的學習活動很難開展。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在課堂中問出特色,學會從全新的角度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新奇與有趣的問題。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長期努力,與學生一起堅持下去,才能讓問題意識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陸敏茜.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8).
[2]王智明.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問題意識的認知的調查[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01).
[3]薄冬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9).
[4]余靜芳.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9).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