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剛
【摘要】體育知識以及技能就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內容,該項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身體健康進行有效的提高,不僅可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體育事業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將工作落到實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利,本文主要對這一現象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體育;運動技能;有效教學
現階段我國小學生體育運動普遍存在表面工程現象,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時沒有有效的將基礎知識與相關技傳授給學生。新課程改革要求體育老師對學生的安全與健康進行保證,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以及辦法促使學生對運動技能進行把握。
一、降低教學難度、樹立學習技能的信心
學生對運動技能認識不充分,認為運動技能具有極高的難度,從心理產生一種抵觸情緒,這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運動技能與競技體育技能在難度上有很大的區別,在實際進行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理解,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對運動技能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在實際進行該項工作時可對教學目標進行充分的考慮,這對學生很好的掌握運動技能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于小學生年紀比較小,一般在6歲至12歲之間,比較好動,對于體育運動中的技能知識了解得不是特別清楚,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耍的時間,因此會對體育運動中的技能掌握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因此,作為一名專業的體育教師,應該仔細把握好小學課本中關于體育技能的相關知識,著重區分運動技能與競技體育技能之間的關系,好好把握其中的難易度。在此基礎上,根據一定的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及體育教學的目標,科學合理地選擇一些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該了解以及該掌握的相關體育運動技能知識,并且進行一定的掌握,從而達到體育運動教學的目標。
二、尊重學生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學生的身體差異以及身體發育狀況存在很大的不同,會對課堂的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時不能做到整齊劃一。這種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不會因人為控制而進行改變,教師應對這種差異進行充分的理解與尊重,根據學生的自身狀況來傳授相應的運動技能,在實際進行傳授時對學生的傳授能力進行充分的考慮。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不適合劇烈運動,教師應對這種情況進行重點注意。根據學生自身的優點對其進行重點培養,做到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運動技能被學生接受,同時激發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促進我國教育事業與體育事業的發展。
三、教師規范的講解,形成正確的表象
教師具有專業的能力才能更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傳授。因此,在實際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之前,教師一定對所教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然后規范自身動作要領,通過簡練生動的講解幫助學生對運動技能進行了解。幽默的語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興趣,有效防止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出現。
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在教學中老師不妨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游戲法、比賽法,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就能把課上得既生動又富有實效,從而達到了寓教于樂的境界。“樂中學”、“學中樂”、“玩中學”、“學中玩”、“練中學”、“學中練”,讓學生在愉悅的體育學習中,處于積極、主動、自覺的狀態,同時具有吃苦耐勞、刻苦學習等精神,從而到達“以苦為樂”、“樂此不疲”之境界。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層面上將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與體驗運動樂趣較好地結合起來。
五、營造樂學的氛圍
新課標改變了傳統的教法,加強了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老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學生樂學營造良好的氛圍。新課標技能教學的重點就是提倡自主、獨立與合作,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積極地有效學習。在技能教學中應該是在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學生主動的體驗、感悟教材內容,根據興趣特長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這種技能教學中,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有了屬于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升。
六、充足的時間,增強訓練的力度
運動技能是一個長期形成過程,運動技能的掌握僅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不夠的,運動技能的訓練要有一定的訓練密度和強度。因此,立足課堂,充分利用體育課,保證體育課的學習時間,并合理地將體育課延伸,通過積極開展各種不同類型活動課的實踐,通過校外不同群體自發組織娛樂體育活動,學習、強化、應用運動技能。
同時,運動技能的訓練對場地和器材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各個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學校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師的專長、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和地方文化等優勢,讓學生掌握2—3項體育運動技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
七、體育教師樹立好榜樣,科學地講解體育知識技能
體育教師樹立好的榜樣,可以讓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技能。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做到以下三點:1、體育教師自身要熟練地掌握好動作要領,從而給學生以正確的示范;2、體育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相關體育知識技能時要非常的簡潔明了,讓學生能夠很快地接受,從而真正地領悟到體育運動技能的精髓;3、體育教師在講解體育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要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讓小學生覺得體育課程非常無趣,從而不再想上體育課。
八、采取多種多樣的高效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生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活潑好動、極大的好奇心),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活潑好動的本質,從而能夠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對于體育知識技能的興趣。舉例來說,采用游戲的方法以及比賽的形式,通過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應該注意以及掌握的體育運動技能。讓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知識,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教學方法。
運動技術的學習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體能發展主要內容和手段,是學生保持體育課程學習興趣的前提;因此,在對待運動技術的學習上,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它對實現其它課程目標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克服以往的技術教學的:“繁、難、嚴”,要把技術教學與學生的個性發展緊密的結合起來,把運動技術教學過程建立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樹立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基礎上。
九、結語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變革,在《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下逐漸把小學生的安全以及健康作為首要的任務,那么要保證小學生的安全首先體育教師必須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著重強調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相關技能的把握。在現代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需具體結合學生的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靈活應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此來逐步提升小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姚麗君, 吳明華. 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把握探討[J]. 教育: 文摘版, 2016(8).
[2] 于國濤. 論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運動技能間的轉換[J]. 中國科技博覽,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