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森++趙明慧++張佳強
摘 要編導是電視節目從研發到深入推廣全過程的核心媒體人員,對于電視節目的準確定位,目標市場的推廣開拓以及實現節目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形式多樣的新型媒體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市場規模,受眾把控,信息傳播方式產生深刻沖擊。因此,在新的媒介形態發展的社會背景中,電視新聞節目編導如何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實現電視新聞節目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優勢的發揮,是編導從業人員需要重點思考的課題,這也是對編導人員專業素養的考驗與挑戰。
【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編導人員;策略研究
新時期,我國社會結構與環境都發生巨大的變化。政治、經濟、文化等都得到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大眾對多樣化的電視產品越來越高的要求和心理訴求為傳媒業帶來眾多挑戰。對于電視媒體來說,這個時代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而對于電視編導來說,這同樣需要付出更多時間、汗水、努力,實現自身價值,提升專業技能,才能緊跟電視媒體的發展潮流,抓住主流思想。
1 新時期電視編導人員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電視節目的編導人員是電視節目策劃,中期操作實施以及后期技術處理的重要協調人員,需要在電視節目制作的全過程中進行宏觀的調控與把握。在注意力經濟的競爭時代,觀眾的節目收看類型與收視習慣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于電視編導人員的創新意識,專業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電視節目制作的瑣碎性與宏觀調控的復雜性加大了電視編導人員的操作難度。所以,電視編導人員個人的職業素養,知識結構以及專業背景與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對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產生了激烈的變革,顛覆了以廣播,電視,報刊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生產機制,對受眾的信息接收渠道,收視習慣以及信息傳播特性都產生明顯的影響,進一步分化掠奪著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電視新聞節目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自己的媒體地位,需要創新節目制作理念,大力引進復合型創新人才,從宏觀調控與細節把控的角度實現電視新聞節目制作質量整體性的提升。電視編導人員作為節目的主要制作人員,需要詳細了解媒介市場的變革規律,尋求電視新聞節目在新時期自身的優勢特征,并且結合觀眾的收視習慣以及心理狀態制作出受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內容。
2 新時期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具備的素養
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傳統行業的媒介生態,媒介制作規律與注意力資源都產生的顯著的變化,在新的媒介發展條件下,電視編導人員需要注重個人知識結構的豐富與專業素養的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個人的發展機會。
首先,電視編導人員需要樹立全局觀念。全局觀念的樹立注重提倡編導人員以宏觀的角度調控節目制作的全過程;以及電視編導人員需要立足于時代發展,媒介趨勢的視野對傳媒的發展作出個人的觀察與了解,并指導電視節目的日常制作。其次,電視編導人員需要與時俱進。電視媒體行業與人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是把控,指導輿論的重要橋梁。因此,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及時了解社會時事熱點,了解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突出矛盾,培養個人的新聞素養與職業敏感力,在與時俱進中進行電視節目的制作。充分挖掘和表現時代的內涵,以增強電視產品的時代價值。最后,電視編導人員需要見微知著。也就是說,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具備感知和處理細節問題的能力,只有通過精心,細致的節目制作才能夠打造出高品質,完美的,受廣大民眾喜愛的電視節目。所以,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將精品制作的理念貫徹到節目制作的方方面面,感染每一位節目制作人員,在彼此的協調配合中實現制作高品質節目的目標。
3 新時期電視編導人員專業能力提升的有效建議
3.1 在自我反思中成長
電視新聞編導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需要在自我反思中進步,尋求自己與他人的區別,在日常工作經驗的綜合歸納中形成個人的方法論,以指導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研發。與此同時,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及時了解行業熱門動態,保持專業敏感度,以及吸收和學習來自世界先進國家成功的節目制作模式與操作經驗,在本土化的再創造中實現我國節目制作模式的創新性發展。變革,拓展個人的工作開展模式,對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重點進行預測性的探究,在對節目的日常制作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也是編導人員的必備素養。
3.2 加強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主要是在眾多工作者的協調配合中實現團隊目標。電視這一傳統媒體,分工細化,崗位眾多,需要在團隊精神的發揮中實現節目制作效果的提升。電視編導人員作為節目制作的核心人員,對團隊精神的建設,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所以,在日常的節目制作過程中,電視編導人員需要調動團隊的工作氛圍,優化團隊組合,在對團隊資源的合理運用中實現團隊整體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大限度的發揮團隊價值與個人能力的提升。
3.3 積極接受大眾的評價
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需要在與別人的對比中得到更客觀的評價,他人的行為模式成為個人的參考標本,以實現鏡子化的反襯與對比,所以,對于電視編導人員來說,需要積極接受大眾的評價,從中吸取有效的建議,以實現個人的自我完善與提升。目前,大眾的評價渠道更加多元化,而收視率是反映大眾態度的重要參考標準,并且,傳統媒體在互聯網的沖擊之下,大眾的主體地位得以上升,觀眾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性更加頻繁,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在與觀眾的積極互動中以及了解大眾的意見與態度,吸取有價值的建議,從中完善自我,實現個人專業素養與操作能力的提升。
4 結束語
我國電視節目種類較少,內容單一,很多的電視節目來自于其它國家,我國原創性的電視產品較少,同質化的電視產品容易引起大眾的審美疲勞,先導的傳媒行業的發展需要創新,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電視編導在創新的過程中也要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置于心間,結合商業發展的需求,努力打造創新型的電視節目。建立在社會基礎之上,電視編導素質的培養則更多的具有多元化的理念,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文化精品。
參考文獻
[1]李和平.試論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 [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
[2]黃筱華.數字時代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06).
[3]田聰莉.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思考 [J].西部廣播電視,2016(01).
[4]羅萍.全媒體時代電視編輯的能力[J]. 新媒體研究,2016(05).
作者單位
河南省黃淮學院 河南省駐馬店市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