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羊痘是一種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性疾病。羊痘屬于一種急性、發熱性的傳染病。不管是山羊還是綿陽,在感染了該種疾病之后其死亡率是十分高的,羊痘病毒可以存在于皮膚、膿瘡及痂皮內或是鼻粘膜分泌物內,發病初期血液中可能也會存在毒素。羊痘的發生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威脅和經濟損失,隨著我國動物養殖產業不斷向著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在羊養殖過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關鍵詞: 羊痘 診斷 治療
在家畜痘病中,羊痘病是最為嚴重的一種,是羊飼養生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病羊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在皮膚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痘疹。該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且會影響羊只生長發育,還會導致母羊發生流產,造成羔羊死亡,還能夠使人發生感染,嚴重危害養殖者的人身安全,還會影響養殖經濟效益,必須給予重視。
1 臨床癥狀
羊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給養羊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綿羊痘的潛伏期為4~12天,平均為6~8天.病羊體溫升高達41℃~42℃,結膜、眼瞼紅腫,呼吸和脈搏加快,鼻流黏液,食欲喪失,弓背站立.痘疹多長于皮膚無毛或少毛處,先出現紅斑,后變成丘疹再逐漸形成水皰,最后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后,若無繼發感染逐漸干燥,形成痂皮,經2~3周痊愈.發生在舌和齒齦的痘疹往往形成潰瘍,有的咽喉、支氣管,肺臟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發生痘疹時,病羊可因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敗血癥.有的病羊痘疹內出血,呈黑色痘.還有的病例痘疹發生化膿和壞疽。形成深層潰瘍,常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高達20%~50%以上。
2 實際案例及癥狀
本縣宮里村一戶養殖戶加有200只小尾寒羊,自2016年7月9日起,10只羔羊陸續發病。開始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有黏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溫度升至41~42℃,未經救治全部死亡。相繼又有5只成年羊發病,開始病羊也是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有黏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溫度升至41~42℃,在四肢內側等無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膚有紅色斑疹,1~2d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膚表面,隨后丘疹逐漸增大,變成淡紅色或灰白色、半球狀的隆起結節,結節在2~3d以后擴大成為頂端扁平水皰,繼之發展成為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有的凹陷呈臍狀。
2 剖檢變化
剖檢一只病死羔羊,除上述臨床癥狀外,尸檢呼吸道黏膜有痘疹、有出血性炎癥,氣管、支氣管內充滿混有血液的濃稠黏液,肺臟有干酪性結節和卡他性肺炎區[1]。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結節,單個或融合存在,有的形成糜爛或潰瘍,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發炎、輕度水腫癥狀。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確診為羊痘。
3羊痘的治療
3.1 隔離消毒處理
在對羊痘進行治療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疫情的檢疫檢測,發現疫情應該及時的上報給當地的動物防疫部門,同時做好疫區的封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擴散[2]。對于患病羊,沒有治療價值的應該及時的進行捕殺,并對動物做好全面的消毒處理之后進行深埋處理。同時,還要及時的對羊舍進行消毒和清理,將羊的糞便、墊料等污染物及時的清理出去。對飲用水和相關設備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3.2 加強對羊痘的治療
出現疫情之后,應該加強對病羊的處理和護理,保持羊舍正常的通風換氣,特別是對于出疹期的病羊,應該加強保溫,做好日常的飼喂工作,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病羊應在飼喂過程中應該采用流食飼喂,對于病羊口腔中有丘疹和皰疹的病羊 可以使聚維酮碘溶液對羊的口腔進行沖洗,對病羊每天用山東中抗的氧佛沙星注射液和合肥愛瑞特銀黃提取物肌肉注射,都是每100斤注射10毫升,連續注射5天,同時用山東中抗的扶正解毒散飲水,每100克兌水800斤。連用7天。
4 羊痘的預防
在飼養過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預防工作能夠有效的防止羊痘病毒的傳播和發展,在預防羊痘過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首先,嚴謹從疫區引進種羊 如果一定要引進的話必須做好羊的產地檢疫,對種羊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消毒,并做好對外來種羊引進的隔離觀察,觀察期至少保持在一個月以上,隔離過程中確認種羊健康之后才能將其混入羊群中[3];其次,在飼養過程中還要加強飼養管理,在羊舍建設過程中,應該避開那些地勢低洼的地區,讓養殖場保持一個良好的通風和采光,同時在飼養過程中還要注重羊舍的保溫工作,禁止到疫區放牧。最后: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對羊群進行檢疫檢查,在圈養過程中要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種工作,可以為羊肌肉注射山羊痘活疫苗,一般注射一周之后,羊就會產生抗體了,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應該始終加強防疫意識,我們發現很多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為了降低生產的成本,不及時的注射疫苗或者注射過程中私自減少注射的量,導致了整體的防疫效果不佳,最終給養殖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張雪晴. 山羊痘病防控技術探討[J]. 農業與技術, 2015(12):180-180.
[2]劉俊偉, 張海棠, 王飛,等. 山羊痘病的臨床診斷技術研究(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7):14861-14862.
[3]寶力德, 敖爾根達來, 金剛,等. 山羊痘病的防制[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08, 29(2):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