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特別是在中學數學學習,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學數學 數學教學 創造性思維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而作為創造性思維它又是數學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創造性思維就是要善于變化,富于獨創性、善于標新立異,富于多向性、思路寬闊,富于靈活性、善于聯想多變。目前在不少學校數學教學中,不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思維僵化、唯書唯師、重模仿、輕創新的現象比較多,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不利。筆者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了深入探索。
一、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就要明白創造性思維的內涵。數學創造性思維就是要讓學生能主動地發現新的數學結論,能夠運用新的方法和觀點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思維品質。在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以數量和圖形為思維對象,用數學語言為載體,以掌握數學規律為目標的思維活動。它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思考問題時要抽象概括化、形式化,思考過程要力求嚴密和邏輯化。
二、制約數學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因素
影響和制約數學創造性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心理素質、數學認知結構、數學思維結構等這幾個方面。
(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學生心理素質對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影響,主要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的態度情感、興趣愛好、性格習慣待方面。而其中的學習動機是數學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情感與態度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有重要作用。所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數學創造性思維來說非常重要,它也是創造性思維形成的前提。
(二)數學認知結構的影響
數學認知結構是通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并內化于學生頭腦中的數學知識結構。數學認知結構包括:知識結構、個性心理特征、數學活動經驗互相作用的產物。由于人的思維受到原有知識的數量與質量的制約,因而學生的數學思維創造性也就受到數學認知結構的制約。豐富的數學知識是思維創新的基礎,而發展思維能力則是思維創新的關鍵。
(三)數學思維結構的影響
數學思維結構是指人的大腦和數學對象交互作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在基礎。有關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思維能力主要是由他的數學思維結構決定的,其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是由他的數學思維結構來決定的。所以,良好的數學思維結構是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核心。
三、培養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一)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構建良好數學認知結構
在人們的認知思維中,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分為創造性地解決方法和常規解決方法,但是這兩種方法也是相對的。可以把這兩種方法假設為一個連續變化過程的兩個端點,中間過程則是創造性和常規性不斷變化的過程,在用常規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隱藏著創造性。因此,教師應把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作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有關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數學學習中,數學“問題”雖然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障礙,但是如果教師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就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這種結構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會有很大益處。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動力,幫助學生積極去克服思維障礙,積極構建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打好基礎。
(二)探究知識發現過程,構建靈活數學思維結構
發展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結構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和核心,而數學思維結構是一個各種綜合因素動態關聯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數學思維的內容、思維的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學生的個性品質這四個方面,對學生數學思維結構的培養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時,不但要把數學知識中的規律、定理、公式等數學結論讓學生運用,還要讓學生積極去探究這些結論的發現過程,以此來讓學生自主構建數學認知結構。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結構,積極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掌握多種思維方法,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讓學生掌握多種思維方法,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非常關鍵。一是注重形象思維方法與抽象思維方法的結合。在數學學習中,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直接給學生結論進行運用,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應引導學生的思維從形象逐漸上升到抽象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能力。二是注重收斂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結合。由于發散性思維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主導作用,同時它也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包括多向思維、側向思維、逆向思維等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對于一些數學知識要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講解和運用,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經常運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培養合作學習精神,開發學生創造思維潛能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維創造力分為特殊技能創造力與自我實現創造力,而特殊技能創造力對每個人來說具有個體差異,自我實現創造力是每個人共同的潛能。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個體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共同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例如,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或者開展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角度得到發展,從而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出學生的思維創新的潛能。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不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創造性思維也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實踐數學教學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樊建俊.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
[2]李希勝.中學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D].江西師范大學,2003.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楊大城子鎮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