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鴻
[摘 要]電視新聞編輯的思維應當是形象思維和辯證思維的結合。在新聞行業中,逆向思維常會得到特別強調。逆向思維具有普遍性、批判性和新穎性。聚攏思維和發散思維有機結合即構成創造性思維。廣播電視編輯都應該有機運用這兩種思維方式,不斷深入發掘新聞的主題。通常在策劃時,先進行發散思維,再進行聚攏、集中?;厮菔窍蚝罂矗罢熬褪峭翱?。前瞻性是預見性,是考慮在前,電視新聞編輯更應積極調動前瞻思維,獲取預見性新聞。應當將回溯分析與前瞻分析相結合,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關鍵詞]新聞編輯;思維方式;形象;邏輯
電視總是依靠其視覺信息載體和聽覺信息載體同觀眾展開交流,抒發情感,傳遞信息或創造意境,所以,電視編輯思維最重要的特征是視聽覺的形象思維;而電視新聞又需要在辯證邏輯的指導下,通過對視聽覺形象的歸納、分析、提煉,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因此,電視新聞編輯的思維應當是形象思維和辯證思維的結合。
一、形象和邏輯相結合
1.運用形象思維,增強可視可感性。電視給人最直觀、最感性的印象就是形象,電視魅力也在于形象。形象思維就是要求電視編輯時刻運用典型化的視聽覺形象來進行概括、構思和創作。一條新聞的優劣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是否有獨具魅力的視覺畫面。那些信息含量與情感同樣貧乏的程式化鏡頭,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編輯記者只有在形象思維的指導下,精心捕捉典型畫畫,才能使電視新聞真實、生動、好看起來。圖像元素包括構圖、景別、角度、色彩、光線等多種元素,這些元素都是可以精心利用的。恰當運用這些元素可以起到渲染氣氛,創造意境,烘托主體的效果,從而展示人物的特征,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感情。
2.運用辯證思維,提升新聞的邏輯與思辨。理性思維的作用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以嚴謹的文字邏輯為基礎,對事物的本質作全面而透徹的分析,對復雜的問題進行推理和論證。辯證思維在電視新聞中更多地直接體現在語言符號的邏輯敘事功能上。它對于電視新聞編輯有著極強的實際意義。因為編輯擔負著節目的謀篇布局、寫作解說詞、駕馭主題等重任,辯證思維可以使編輯面對新聞事件現場或形象素材時進行冷靜的理性思考。對事物進行準確判斷,從紛繁的線索中,迅速抓取主線,提煉主題。辯證思維是新聞編輯進行思辯論證的保障。電視傳播的辨證思維,必須建立在形象畫面基礎上,不然就是無的放矢的空談。
二、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相協調
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是相對相生的兩種思維方式。人們常沿著一定的邏輯推理路徑來分析與解決問題,這種思維為正向思維;逆向思維是把司空見慣的已成定論的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模式,即把原來的思維路徑倒過來思考。
正向思維是我們通過日常工作經驗長久積累起來的,最符合人們的認知和情感共識,是我們獲得預見能力和保證預測正確的條件。電視新聞傳播的對象是層次最廣泛的普通大眾,電視新聞編輯快速運用正向思維來組織新聞報道,滿足受眾的基本信息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求新、求奇是新聞的內在要求,逆向思維常會得到特別強調。逆向思維具有普遍性、批判性和新穎性。它通過對傳統、慣例、常識的反叛,克服思維定式,破除由經驗和習慣造成的僵化的認識模式。逆向思維的結果常常會出人意料,使人以耳目一新。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大膽運用逆向思維,尋找更深刻的主題。求奇不應超出受眾接收程度,成為低俗的獵奇,或刻意的媚俗。
三、發散與聚攏的綜合運用
發散思維就是由一個起點或多個起點向外發散,聚攏思維則是由多個起點向里聚合。
發散性思維,追求思維的廣闊性,運用聯想、想象、側向思維等非邏輯思維形式,從僅有的信息中盡可能擴散開去,并從這種擴散或者輻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發散過程需要張揚知識和想象力。
聚攏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特點正好相反,它是以某個思考對象為中心,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把各種信息重新進行組織,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把思維集中指向這個中心點,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收斂時需要運用知識和邏輯。聚攏思維和發散思維有機結合即構成創造性思維。在新聞報道的整個流程中,廣播電視編輯都應該有機運用這兩種思維方式,不斷深入發掘新聞的主題。通常在策劃時,先進行發散思維,越充分越好,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再進行聚攏、集中。
發散思維可以打開思路,不斷發現大量的新聞線索。編輯除了能選出別人沒有報道的獨家新聞外,每天要面對大量你報我也報的新聞,當大家都在選取同樣的新聞字件組織欄目、組織版面時,來個“發散思維”,往往會有新的發現。
在聚攏時,要善于觀察,發現事實,并從中找出關鍵的現象,對其加以關注和定向思維;然后,層層分析,向問題的核心一步一步地逼近,揭示出隱蔽在事物表面現象內的深層本質。
四、回溯與前瞻共統籌
回溯是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式,把一個觀眾還不太清楚的故事的實際情況展示出來,以便為現在的事態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在電視新聞專題報道中,經常在介紹一個新聞人物或新聞事件時,穿插一些有關的史料,可以加深對新聞事件的理解。既讓觀眾了解事情的源流與脈絡,又能給觀眾提供一個可以用來參考的評判依據。
回溯是向后看,前瞻就是往前看。前瞻性是預見性,是考慮在前,電視新聞編輯更應積極調動前瞻思維,獲取預見性新聞。新聞往往是先想到事情的發展動向,先人一步,獲取充分報道、加工的時間,是時效性和高質量的一個重要保證。能否產生正確的前瞻性思維,與編輯的工作經驗積累度、敬業程度相關。在操作中,應當將回溯分析與前瞻分析相結合,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只有經過一系列的思維和技術過程,才能使信息變得完善可用。人對現實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有選擇的,更是創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