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波+胡治寰
[摘 要] 在高校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中,開展內部審計顯得日漸重要。文章通過對當前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的現狀分析,從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配置、重視程度和制度建設幾個方面提出了改善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內部審計;保障機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07
[中圖分類號] F239.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3- 0014- 03
0 前 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度日漸增強,高校在發展中所要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逐漸增多。內部審計模式陳舊、人員管理缺失等問題凸顯。目前,高校內部審計緩慢的發展步伐明顯不能適應高校管理的緊迫要求。高校管理中審計的重要性愈發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加強我國高校的內審制度管理、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成為現今高校管理中被探討的熱門話題。
1 當前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缺陷分析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多,我國教育規劃逐步趨于完善,教育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但相對于世界發展的平均水平,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在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上仍然處于落后的狀態。
1.1 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夠規范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相當多的高校內審機構設置簡陋,表現出應付檢查、敷衍了事的工作狀態,甚至很多高校并沒有設置獨立的內審機構,從而成為高校管理中的漏洞之一。由于沒有獨立的內審機構,這些高校不得不將內部審計人員與財務人員或其他部門的人員安排在一起辦公,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內審獨立性遭到直接破壞,使高校內審工作者對自身的工作定位不準確、職責范圍不明確,進入一種角色模糊的狀態,部分人員工作草草了事,消極怠工,使內審機構形同虛設。出現此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管理者缺乏對高校內審的充分重視,沒有意識到獨立性的保障是高校內審工作開展的基本前提。
1.2 內部審計人員配置不夠合理
在人員配置上,高校的內部審計機構顯得相對隨意,人力資源薄弱,很多高校內審工作沒有獨立的內審人員,內審工作常常由財會人員或監察人員兼職完成,甚至一些學校在需要時才從管理者中隨意抽調幾個人組成高校的內審機構,進行一些臨時性的高校內審工作。這種工作狀態下,高校內審工作不可能很好地進行,不但如此,從別的部門借調過來的管理者也會將內審工作理解為一種暫時性工作,從而不能認真完成,而且突然增加的工作范圍勢必影響其本職工作的進行,導致內部審計工作和本職工作都受到影響。對國家經濟形勢和法律法規知識的欠缺也導致財務人員進行內審工作的難題。高校的內審工作要求內審人員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風險評估知識及內部控制等相當全面細致的專業知識,而其他部門人員充當內審人員的角色時,對這些知識掌握不全面,在工作時只是圍繞著高校的財務做做表面文章,缺乏對其他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審計活動開展不起來,也會導致審計質量大打折扣。
另外,內部審計人員比例低、老齡化嚴重也是制約高校內審工作的問題。有關調查顯示,我國高校的內審機構人員數低于高校員工總數的11%甚至更低,其中部分高校的內審人員中,55歲以上的人員占據了很大比例,這都影響了內審職能的有效發揮。
1.3 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充分
高校管理層對內審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高校內審工作能否有效發揮其職能。我國目前的狀況是,人們普遍認為,內審工作就是簡單的查查賬、糾糾錯,對內審工作的認識比較膚淺。而相對來說,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則更加具有制度性和規范性。這一點上,高校內審工作顯得明顯滯后。不論是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層或高校的管理層,對審計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往往是為了應付檢查,將時間和經濟大多用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不注重辦學水平和規范管理,忽視內審工作的監督職能,導致內審人員自身定位不明確,在工作中僅僅對高校的財務收支進行例行檢查,造成財務部門和其他工作部門壓力過大,影響高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行,弱化了高校內審的必要性,間接影響高校的發展。
1.4 內部審計制度方法不夠完善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但我國經濟起步較晚,在很多層面的制度和方法上不夠完善。高校內審工作也面臨著這種現狀。高校內審制度內容狹窄、結構缺失、體系單一、合理性和效率性不高,內審人員大多仍按照傳統的審計方式對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差異性進行檢查,而對高校的償債能力和未來經濟效益的研究和預測沒有概念。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沒有可以依靠的詳細制度規范,也沒有可以學習借鑒的優秀方式方法,加之整個高校沒有形成完善的內審工作體系,內審工作僅停留在表面,缺乏對學校管理運行狀態的整體把控和合理規劃,對發現的問題不夠重視,解決問題不及時不嚴肅,導致潛在的風險增高。
2 高校內部審計的合理化建議
2.1 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強化獨立性
高校內審工作由于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須被定位到一個超脫的獨立部門。這是內審機構獨立性的特殊要求,也是合理要求。內審部門應直接向學校最高管理層服務,而不能受制于其他平行管理部門。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須要在管理層中強調高校內審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門配合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內審機構和人員保障及時完善。高校管理者雖然可以決定內審工作的管理者由誰擔任,但不能干預內審工作的正常進行,不得阻礙內審人員的正常工作行為,要保證內審機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除高校領導層以外,任何其他部門也不得干預高校內審部門的正常工作,應盡量配合,提高內審工作的效率,如此,高校內審的客觀公正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內審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促進高校的發展。
2.2 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優化組織結構
無論是單位的哪個部門,人員素質的高低都直接影響該部門的工作質量。高校內部審計部門亦是如此。而且,由于高校內審機構的特殊性,對機構人員的素質要求應該更高。提升高校內審隊伍的綜合素質、加快高質量審計隊伍的建設步伐成為現階段我國高校內審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審計人員要懂的不僅僅是財務,更要懂得高校的運營管理和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并且對高校管理中的關鍵點能夠做出相應的風險評估,明確內審的工作重點和工作難點,這是高校內審工作的基礎建設,也是高校內審工作的人力保障。
與此同時,高校也應加強內審隊伍的年輕化建設,在注重內審人員的經驗水平的同時,加快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年輕內審工作人員,定期對學校的內審人員進行教育,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內審工作方式,能隨著高校的發展及時調整工作策略,勇于創新,在制度要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內審機構的主觀能動性,有效規避風險、保障高校正常穩定運行。
2.3 加強高校領導對內部審計的重視、支持內審工作
高校內審工作獨立性和權威性的樹立離不開高校領導對高校內審的足夠重視。高校領導在政策上的支持為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為內審工作的開展打好了前期準備。與此同時,內審機構的審計人員也應及時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高校領導匯報,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為高校領導加強高校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議,做高校領導的好助手。支持高校的又快又好向前發展才是高校內審的最終目標,也是高校領導的工作目標和支持高校內審機構工作的原始動力。
2.4 完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強化其監督職能
完整的部門規章制度對部門工作的穩步進行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現階段,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不夠成熟,規章制度不夠完善,導致高校內審工作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高校管理層應及時完善各部門的規章制度,讓高校內審機構工作有抓手。對于高校內審工作人員而言,要想高校的內審監督職能有效發揮,首先就要積極主動對原有規章制度的不合理性和缺陷性提出要求,并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議,滿足高校的發展需求。在高校的整體和細節運行上充分發揮高校內審的職能作用,將學校作為一個風險領域進行監控,做到及時發現預測風險、排除隱患。其次,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必須依據國家規定的現行有效制度,不能濫用主觀能動性,憑感覺、憑想象開展工作,要堅持一切依法進行為前提,保障高校規章制度的權威性的同時,也是在保障自身機構的獨立性。工作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避免盲目工作和隨意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使高校內審工作規范化,開展內審工作時才不至于無從下手,無章可循。
主要參考文獻
[1]季紅霞.評《高校管理審計研究》的理論貢獻[J].會計之友,2016(20).
[2]張佳春,戴小月.中國公立高校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問題文獻綜述[J].會計之友,2014(12).
[3]吳國萍,朱君.高校內部審計獨立性與客觀性實證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調查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4(5).
[4]彭巧萍,薛國友.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制約因素及改進路徑——基于廣東30所高校的內部審計調查[J].財政監督:財會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