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翠
摘要:教育方式變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課堂高效。而要實現課堂高效就必然要做到“先學后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如果我們能把學生的學放在課外完成,就能更好地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因此, 指導學生有效預習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要想讓小學生有效預習語文,必須注意:預習任務要循序漸進;預習方法要豐富多樣;預習輔導要生動有趣;預習檢測要簡單可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預習;高效課堂
目前教育方式變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課堂高效。而要實現課堂高效就必然要做到“先學后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如果我們能把學生的學放在課外完成,就能更好地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因此, 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節,做好了語文學習的預習,一定能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而有效率的學習,對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興趣、鞏固素質教育的成果有重要意義。同時,課前預習這一方法的運用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能促進語文學習所必備的學習技能的形成。要想讓小學生有效預習語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預習任務要循序漸進
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因此,老師應根據課后習題和年級特點,并結合本班學生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循序漸進的預習目標。如低年級應讓學生勾畫生字新詞,給生字組一、兩個詞語,在認讀生字新詞的基礎上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中年級在低年級的基礎上,還應聯系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詞語,勾畫好詞佳句,找出中心句,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并學習質疑。高年級預習有單元預習和課文預習兩種。單元預習是指在學習每一個單元之前,讓學生整體了解本單元內容包括有幾篇文章,分別是什么題目。本單元主題是什么?本單元需要搜集些什么? 課文預習在中年級基礎上知道文章大概講了什么。抓住總起段、過渡段、總結段及感受深的地方、帶修辭手法的句子作簡單批注。并能在默讀或瀏覽時搜集有用信息,試著解決課后題。
二、預習方法要豐富多樣
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后還應掌握豐富多樣的預習方法才能有效預習。所以,作為教師尤其要重視方法的指導。預習的預習可總結為四法:一查。預習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多音字、生詞等,就要通過自己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從而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另外,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或利用網絡獲取新知;還要查閱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相關的知識。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對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讀。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讀通課文。讀課文不應拘于遍數的限制,只要讀懂為止。初讀課文時,由于度熟練,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喜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熟練后應大聲朗讀,訓練自己的朗讀技巧,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理清課文脈絡。三畫。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指導學生在預習時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作標記。應給易讀錯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把含義深刻的句子、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中心句等重要句子用不同的線畫出來,作簡單批注。結合預習目標用鉛筆畫出答案。找出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四思。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預習后應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如課文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預習任務是否完成等。
三、 預習輔導要生動有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老師應提前備課,為學生作生動有趣的預習輔導。如:給每個學生發放課文朗讀錄音帶,幫助學生更快讀通課文、讀好課文;錄制短小的微課,幫助學生學習課文重難點微課;學習寓言、童話等課文時,可搜集好相關視頻分享到QQ空間,以便學生預習時觀看,激發興趣。另外,老師可搜集好跟課文有關的課文鏈接資料打印在導學單上,為學生省去一些查找資料的時間,還應在導學單上打印跟本課有關的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性意見,讓學生進行有效預習。
四、預習檢測要簡單可行
小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相對較弱,學習意志力也不強,因此學生在家是否預習,效果如何,老師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控學生的預習情況呢?可讓學生家長每月填寫反饋表及時反饋子女在家學習語文的情況。還應設計預習作業在導學單上打印出來,讓學生在預習后完成,方便檢查批改。并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設計多樣的評價方式:會讀的打★,能跟讀的打√,要加油的打▲,讓學生去記錄自己的預習結果。并讓組長抽查記錄學生的預習結果,評選智慧星、進步性等。課堂上,老師只需花短短的幾分鐘抽查預習效果,對于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就無需再進行教學。
學生通過有效預習后,就會消除學習語文的恐懼。課堂上不像是在進行新知的學習,而更像在復習舊知整個學習過程,不僅學習難度降低了而且對難句理解也更容易了,理解變得更加深刻,學生能大致了解本課的難點,并進行思考,學生都處于亢奮狀態,對語文學習充滿了興趣,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上學生帶著預習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聽課,對他們來說學習語文就不再是負擔,而是執著追求。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就慢慢養成了愛思考、勤發言的好習慣。這樣既節省了課堂的時間又能讓每個學生自信地交流、評價,真正做到“先學后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師生在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中輕松達成教學目標,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實現語文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