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勇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背景之下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結合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運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現狀;有效性
常言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給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而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為學生打開信息大門的鑰匙,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的手段,通過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實現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以下,筆者結合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在新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性對策。
一、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不受重視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受重視的因素較多,首先,目前許多地方并未將高中信息技術納入高考科目中,而學校更重視升學率,故出現信息技術課程少,高中生上機操作時間有限等的現象。其次,高中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亦因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邊緣化的地位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其負面影響是僅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課堂教學,導致信息技術教學失去其教育意義且背離教學初衷。再次,因高中生課業負擔重,其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高考科目中而無多余時間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故高中信息技術不受重視,阻礙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
2.教學方法單一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和新課改的深入,高中教育獲得了相對程度的完善,但對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而言,還存在教學方法與模式單一的現象。第一,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仍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教師只顧講課而忽視高中生的主體地位,使高中生缺乏學習興趣和自我學習意識而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第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方法缺少創新意識,由于教學課時有限,部分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趕超課堂教學進度,未能整體把握教學質量,缺乏創新的教學思想,從而導致教學內容乏味枯燥、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結果。第三,教學模式相對固定,因信息技術課程的框架體系相對穩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易形成相對固定或照搬的教學模式,若信息技術教學不能擺脫模式束縛,那教學創新將很難突破。
3.實踐操作不強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分理論基礎與上機操作兩個部分,任何一環節都將影響教學效果。首先,很多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課程的理論教學中,而忽視高中生動手實踐的重要性,雖然學習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是教學的重要部分,但實踐才是高中生進行具體學習的高效手段。其次,我國目前多數高中學校雖已配備較為齊全的教學設施,但在具體教學中仍存有教學資源難以獲得合理使用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教學實踐操作。
二、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1.強化人性化的教學意識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推動與促進素質教育改革及實施,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應全面了解與學習知識并掌握一定技能,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就具有知識和技能相互結合的特點。因此,要提高素質教育就需轉變教學觀念,強化教學意識。學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文精神,打破考試的束縛,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規劃到正常的高中教學教育體系中,并加強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培養力度。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與課程相對于的業務素養,不因課程的主次而忽略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更不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此外教師還應強化雙向教學意識,如可通過向高中生及其家屬宣傳講解的方式,令其意識到高中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要性和應從長遠角度看待教學意義,使高中生能積極自主參與到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實施分層化的教學模式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認識高中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掌握情況,在開展教學課程之前,教師需通過基礎測試和談話等方式對高中生信息技術的水平給予摸底分析。然后教師可根據高中生的能力水平對其進行合理的分組,將對計算機有一定接觸或了解的高中生分成一組,對較少計算機使用或存在基本操作困難的高中生分為另一組。最后教師可依據具體分組情況制定適當有效的教學計劃,比如在《Flash動畫制作》的教學中,對具有相對較高的計算機能力水平的高中生,教師可要求高中生制作具有觀賞性質的小影片,而對計算機能力水平較低的高中生,教師可布置其掌握Flash動畫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設計簡單動畫的教學任務。這種分層化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克服因學生能力的差異而形成的課堂教學困難。
3.設置競爭化的課后練習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需設置適當的課后練習,進而加深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在設置課后練習的過程中應注重多元化的結構特點,除了可設置些部分選擇、填空及簡答等基礎題型,還應適當加入部分動手操作類型的題目。比如“使用Excel表格進行本班各位同學平均成績的計算”,“運用計算機給自己做一張大方簡潔的個人名片”,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高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夠激發高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熱情。此外,學校可適當組織一些同信息技術有關的趣味比賽,為高中生學習信息技術創造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同時還可在活動中適當增加獎勵環節,以助于提高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和學生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對學校整體教學質量提升及高素質人才培養都具有重要影響。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大膽改革與不斷創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培養高中生計算機的操作能力。為此,教學工作還應打好基礎,并從長遠出發,注重細節工作,同時落實素質教育計劃,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政,楊冠英.新課標指導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小學電報,2012.9(12):1-2
[2]朱希利.淺析新課改下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2013.11(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