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瑩+張超軍
(上海大學 上海 200444)
【摘要】現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迅猛,尤其在電子商務方面,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更是持續提升。隨著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相關產業也被其帶動而產生了不小的改觀。其中,由于網購規模增大而得以蓬勃發展的快遞行業發展最為迅速。但由于其新興行業的本質所在,發展時間較為簡短,行業規模不完全成熟,因此在法律制度中存在著些許的問題。現就筆者觀點,對我國快遞行業法律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概述。
【關鍵詞】快遞行業 發展問題 對策研究
近年來,我國網絡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技術的介入,對我國經濟體制的改善起到了極大的推動力;多元化經濟體制的產生,也使我國網絡經濟的建設加快了腳步。在這一大環境下,我國快遞行業的發展也十分迅猛,然而發展速度過快所造成的弊端就是快遞行業的發展腳步不穩定,其服務水平與發展程度不符,國內消費者對目前國內快遞行業負面情緒較大;且同時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國外大型快遞公司向國內市場不斷涌入,使得我國快遞行業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正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及挑戰。
一、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
(一)快遞行業缺乏監管,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
當今的快遞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只有在2012年實施的快遞運單國家標準。這一標準只是在快遞行業內進行的一個整體的行為規范,而不是硬性的法律規定。這就導致了在該標準進行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強制性,對現有的快遞行業從事人員的約束能力不強。就當下來看,快遞行業的相關標準都是由郵政管理局來進行一手把關并制定的。而現今快遞行業私企與國企之間的沖突日益增強,相關的約束條例又不具有統一性,很容易造成行業內部矛盾的產生。且在快遞物流、包裹交易中由于許多環節存在著對法律法規的依賴性,所以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很容易在與客戶的服務環節產生許多的困難和障礙。
(二)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由于快遞行業近幾年內發展較為迅猛,故在快遞從業人員的選擇方面并沒有過高的門檻要求,導致了快遞行業的服務水平普遍低下。眾所周知,在年底或雙十一等網購頻繁的時期,網絡交易額往往會大幅增加,這也將直接導致快遞行業對從業人員數量的需求大幅上升。且當下對快遞行業的從業人員沒有在入職要求方面存在較大限制,這就導致了當下快遞行業從事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這普遍表現在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方面:服務態度往往較差,在包裹的攬收環節往往不能及時向客戶反饋,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為客戶提供服務,工作人員著裝隨意,沒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取件時間較長,對客戶服務投訴的受理較慢等。
二、我國快遞業的立法現狀及快遞業務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由于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的主要時期是伴隨著我國網絡經濟發展的速度,故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快遞行業相對發展較快,起步較晚。因此,與之相匹配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最早的與快遞行業相關聯的法律有關規定,是2009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然而在當時,我國的快遞業務早已具有一定規模,且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也僅僅是承認了快遞行業的法律地位,在行政監管方向做了一些規定而已。在有關快遞行業從業條件、快遞從業人員的相關規范方面,此法規僅僅是在其中一個章節加以相關概述,并沒有詳細的規范與要求。沒有專門的立法,我國快遞行業自然也不存在硬性的標準而言,而且作為物流行業的一大分支,快遞行業也是應歸屬于物流業下的附屬行業,需要物流行業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然而我國的物流行業同樣存在著起步晚、發展遲緩這一特點,沒有相關的專門立法存在。因此目前的快遞行業法律制度中還不存在比較有影響力的規范性法律法規。
由于沒有專門立法,我國快遞行業自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法律問題,其中以主體責任不清晰和風險責任承擔不清楚兩大方面為主。隨著我國網絡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在此大環境下,傳統的網絡交易模式受到了沖擊,傳統的快遞模式受網絡交易模式影響,同樣存在些許改動。首先,第三方的介入使得在交易過程中會出現多個交易合同同時生效的情況。買家與第三方、賣家與第三方、快遞公司與第三方的交易合同,其處理難度自然也會成倍增加。更何況第三方中又包括電子商務網絡經營商和資金結算平臺供應商等多種平臺,故與傳統快遞行業相比,與電子商務結合的快遞行業其法律責任制度更加模糊,責任判定難度更大。
三、完善我國快遞法律制度的對策
(一)整合現有的快遞行業有關法律法規
由于我國地理環境因素影響,各地區區域差異較大,故對我國快遞行業進行統一規范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對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有關快遞行業的有關條例進行整合。由于各地區區域對于快遞行業有著不同的規范,故進行統一立法在短期內很難進行,所以在短期內可以將現有法規中較為零散的相關條例整合為一條較為硬性的法規來對現有的快遞行業進行規范。
(二)加快快遞行業的相關立法
沒有針對性的立法出臺,快遞行業就始終難得到統一的規范。由于現今電子商務由于其網絡交易額度越來越大,受到的重視也同比例增長,故相關立法的出臺只是時間問題。快遞行業應對現有的行業利弊進行分析,積極對上級進行反饋匯報,加大有關部門對該行業的重視程度。相關法律法規的出現,不僅會對快遞行業進行硬性的規范,而且能夠協調快遞行業與電子商務業協調發展,是完善我國快遞法律制度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四、結語
我國的快遞行業由于其發展時間短,發展速度快,在其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在對其法律制度進行改進、推動相關立法的實施的同時,快遞行業相關部門也應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加強反思與反省,對行業內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反思研究,才能配合快遞行業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書亞.我國快遞行業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物流技術,2015,(03).
[2]滕雙春.試析快遞行業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對策[J].學理論,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