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相關人才和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整個高中教學體系中的作用不斷提升。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滯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在很多方面也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項目學習方法,作為一種現代科學教學模式和理念,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本文立足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從基本概念和理念入手,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打造具有現代信息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教學 信息技術 信息課程 項目學習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02-01
作為一項創新的教學模式,項目學習法是以傳統教學理論為根基,創新建構的高效教學模式,經過理論和實踐教學驗證,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特別是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應用能力上,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出現了新的特征和新的目標要求,根據現代教學目標,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科技思維,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要求具有更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將項目學習法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機結合,是現代教學的積極探索。
一、項目學習的概念簡析
從概念上進行理解,項目學習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的單純老師講解、學生學習的單一模式,而采取具體應用項目方式,給學生分配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應用知識,掌握相應技能。項目學習法的突出特點是以教學任務為載體,教師通過組織指導,讓學生成為完成項目的主體,在攻克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
究其實質,項目學習法是通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讓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提煉和采集,并且形成自身知識體系,并且將知識升華為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項目學習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特別是對于信息技術這樣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而言,更是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和空間,通過項目學習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項目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應用項目學習法,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操作中,教師要將任務的完成條件和目標,以明確方式告知學生,讓學生掌握課程的實現目標,并盡可能設計符合課程要求的任務和場景,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代入感。
舉例來說,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本為例,其中的《數據信息加工》一課,就是一個不錯的項目課題,可以通過對課本中所列出的學生不同學科成績分科,為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選擇學科建議。在這個項目任務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對不同學生5次考試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報告和判斷文書,具體操作方法是算出學生文科成績和理科成績的平均數,并且通過數學運算,判斷出學生的發展潛力,為學生選擇正確的方向。
(二)制定任務計劃
在明確教學目標后,就進入具體的任務計劃制定中了,在項目的安排上,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讓學生根據不同技術特點進行任務承擔,利用函數計算器分析數據,利用函數AVERAGE完成任務,計算不同學生的平均成績,并分析其中的變化趨勢,在呈現結果上,利用OFFICE表格,進行圖形化的直觀表示,并且通過對圖形的分析,最終以WORD的形式,形成最終的報考分析和建議,完成全部任務。在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提煉,指出學生在完成任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項目任務的學習要點,最終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三)分成小組操作實施
在明確任務目標并制定好任務計劃以后,要根據既定方案,分組實施完成任務。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分類配合完成任務,由技能掌握一般的同學負責實際操作,技能掌握較好的同學進行把關,并對最終結果進行修飾。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組織同學,分組進行觀摩,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提出具體的修改和指導意見。
三、項目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要義
(一)要有明確的任務目標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進行有效的課程設計,明確項目學習的任務目標,在具體任務設計上,可以將大的項目任務進行分析,通過階段性的小目標設計,讓學生明確課程目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進行時很如了解掌握。
(二)項目任務要具有可行性
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學科特點的性質,決定了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操作技能相對還比較薄弱,另外由于信息技術課程不是高考的考試科目,學生在精力分配上,一般都存在著不足的問題。對此,教師在進行項目安排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安排的任務既不能過于簡單,讓項目學習流于形式,但是也不能過難,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或者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都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項目任務的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配,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幅度提升。
(三)體現教學“生本理念”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任務安排的時候,要體現“生本理念”,任務的安排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興趣點,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有針對性的安排項目任務。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有很多比較艱深的內容,這對于很多信息技術基礎不好和很多接觸網絡科技較少的女生來說,難度就顯得比較大,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合理搭配,讓學生做適合自己的項目,這樣既能提升學習效果,同時也能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強化學生對于科技規律的認知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重點并不是教會學生多少實際操作的技能,而是培養學生的科技思維和科技理念體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當“甩手掌柜”,讓學生自己完成項目的同時,教師要加強指導和輔助,并且經過及時的提煉和總結,讓學生學會項目完成過程中所蘊含的科學規律和知識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科技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能力,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總上所述,項目學習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項目學習將課堂學習中心從教師向學生轉化,可以有效提升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強化學習效果。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項目學習方法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也能發揮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學實踐工作中,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與時俱進,探索項目學習的有益模式和路徑,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生的特點,實現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推動學科教學水平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科.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學習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
[2]黃品霞.基于“項目學習”的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教學設計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5):79-83.
[3]郭菲煙.高中信息技術選修課中學習項目的設計與實施[D].浙江師范大學,2014.
[4]陳光.高中《人工智能初步》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