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杰
【摘 要】能否開展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影響是基礎而深遠的,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對目前的教學現狀進行深入的認識,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一些現實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是每一個教師的必修課。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24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其作為天文、物理、化學等各研究領域的基礎工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小學各門學科的教學實踐當中,小學數學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數學的基礎地位,一方面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新要求,這些都給我們提出了現實的拷問:一是按照現行的教學框架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有益于實踐、有利于未來的發展的嗎?二是當下的教學方式是最適合學生發展興趣、培養能力的嗎?三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小學數學的教學是否拓展和加深了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教師的數學教學成效不好,數學整體的教育教學效果不佳,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還有可以改進的空間。本文作者將結合自身對于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標準的一些認識和理解,對一些基本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成效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第一,明確數學教學的目的,重新認識數學教學的意義對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人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獲得高質量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素養、能力和情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于人類社會生活的變遷有著巨大的影響,具體而言,它像是一劑催化劑使人類社會生活朝著瞬息萬變的方向迅猛發展,要適應如此快節奏的變化,學會用數學知識武裝自己是極其必要的。而且從近年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具備一定程度的數學素養已經成為公民未來發展進步的基礎要求。數學教學活動的意義也即在此,為當今社會培養合格的、擁有可進一步發展潛力的人才。
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把所有的參與者也即是每個學生視為平等的,擁有獨立人格、能夠自主思考、進行意義判斷的個體來對待,而不是將學生視為被動學習的機器,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系列的不知所謂的知識點的灌輸,而是有目標、有計劃地培訓學習與知識點學習實踐的成長機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實現數學素養發展的首重任務,而提高將數學應用于現實情境的能力就是發展數學素養的基本目標,所以日常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拘泥于課本、練習冊的課上講解與課下練習,更是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將數學學習拓寬到整個學習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個過程,是保持數學的敏感性,加強數學觀念,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深度拓展,是數學現實與數學應驗的不斷重復以及數學思維的固化升級。
第二,優化數學教學的方式,擺脫課堂講學對數學教學的局限性。從現在的教學反饋來看,短短的課堂教學時間已經不能滿足教學質量進步的要求,現在的數學課堂上總有這么一幕場景,老師在講臺上激情四射、學生在講臺下昏昏欲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無非是老師對于教學情景的思考和設定把握不到位,那么痛定思痛,脫離單方面講解的困境,尋找小學數學教學的新出路已經是勢在必行。個人認為,進一步把控好數學教學的情景要注重三個點。
其一,生活性,小學數學不單指小明和小紅的加減乘除,而是每一個學生社會生活的合集,今天可能是某位同學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和擺攤的叔叔阿姨的一筆經濟賬,明天可能是爸爸的個人所得稅與各項保險繳納情況的核算,聰明的小學生們完全有能力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總結出來,同時也完全有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其二,應驗性,學習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應當是小學生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應驗的微循環,學生們將學到的知識點進行收集整理,然后對生活問題加以分析解決的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原來自己學的這些東西是有用的,如此才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三,現實性,數學現實存在于兒童與外部世界的溝通和交流的構成之中,存在于兒童的社會生活的時間活動之中。這些“現實”必然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起始點,同時也將是小學生獲得數學學習活動與生活時間的節點,此時老師們所傾向的課程的任務應當是構建抽象與現實的連續體,將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知識潛移默化的落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保證兩者的有機結合。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應該是結合現實生活而又高于現實生活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更能夠適應學生發展興趣、培養能力的需要。
第三,拓寬數學的“狹義”范圍,讓小學數學與小學生的每一門學科碰撞出新的火花。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教學的意義不僅僅是為同學們傳授基本的數理知識,更多的還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通過不斷的學習磨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數學教學活動要結合學生本階段的其他學科教學展開,各學科間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使學生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將來的成長發展做更好的準備。仔細體會,認真發現,數學教學與各學科間的火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拿小學數學階段認識圓角分、時分秒的部分內容來講,完全可以結合思想品德教育來進行,讓學生區別認識圓角分、時分秒的不同換算關系,掌握十進制與六十進制的單位轉換,同時讓同學們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同學們更加珍惜父母的工作勞動成果,“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另外,小學語文與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就像是一棵大樹上面的兩個分支,雖然分屬不同,但是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文學科重在表達,數學學科重在思維,表達是思維的載體,這一點不論是在小學階段應用類題目方面還是在算法的交流表達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上兩者有著殊途同歸的效果。小學美術等課程與數學課程也有著一定的聯系,例如數學教學當中的圖形與幾何內容與美術的構圖認知兩者之間就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功效。
綜上所述,要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更加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結合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拓展數學課堂的深度與寬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總結提高并做到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