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高速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對外出口的產品越來越多的遭受反傾銷調查。涉及的反傾銷案例,逐年上升,涉及的金額也在不斷增加,這給我國國內企業的對外出口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研究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現狀及其原因的就顯得尤為重要,充分運用WTO貿易規則,積極采取應對之策,已成為當前研究我國對外貿易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 反傾銷 貿易壁壘 應對策略
一、引言
反傾銷,從表面意思看來就是對傾銷的抵制,在1948年1月1日成立的GATT第六條“反傾銷與反補貼稅”當中說到:將一國產品低于它的正常價值進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內,如果因此而對某締約國領土以內的某項產業造成實質性的危害或者實際意義上的威脅,這種傾銷就應當受到譴責。反傾銷實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是WTO體系下的一種貿易保護措施,是國際上公認的用來應對不公平競爭、保護國內產業的有效工具。
中國作為WTO組織成員遭受反傾銷調查、訴訟最多的國家,更加應該認清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結合當前的反傾銷案例,尤其以發展中國家針對我們的反傾銷案例,積極主動分析,研究應對策略,迅速改善當前不利的對外貿易局面,從而推進我國對外貿易快速,健康的發展。
二、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現狀及其特點
(一)對華反傾銷的主體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變
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2011年,中國總共遭受了854起反傾銷訴訟,成為了遭受反傾銷起訴最多的國家,起初主要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首,后來發展中國家也不短的對我國出口進行反傾銷調查。近年來,發達國家對華反傾銷立案數量已經逐漸減少,發展中國家發起的反傾銷逐步增多,并且占有大半的比率。其中尤以印度,阿根廷,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為主。
(二)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國別、產品數量、類別不斷增加
發展中國家對于反傾銷的認識就是把它作為一種貿易保護主意的工具,如此應用雖然明顯滯后于發達國家,但是其發展速度非常之快,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從國別、產品數量、類別都有不斷增加,以2009年為例,除歐盟和美國之外對華發起反傾銷訴訟的國家和地區共25個。而發達國家只有5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發展中國家卻多達20個,包括印度,菲律賓,阿根廷等等。另外,發達國家對華發起的反傾銷訴訟只涉及無縫鋼管,輪胎等幾種商品。而發展中國家發起反侵銷調查的產品則是涉及種類繁多,數量非常巨大。
(三)反傾銷稅的征收幅度大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對華征收的反傾銷稅不斷增高,尤為特殊的是印度,印度對華征收的反傾銷稅都會遠遠超出其他國家的征收幅度,稅率往往是其他國家的一倍甚至幾倍。2012年2月,印度對我國的碳酸鈉進行反傾銷終裁,最后對我國的碳酸鈉征收36.26美元/噸的反傾銷稅,而當時對于巴基斯坦的僅僅征收2.38美元/噸的反傾銷稅,如此沉重的反傾銷稅,大大增加我國出口商的生產成本,增加的出口企業的負擔,迫使一些小企業退出已經占有的國外市場。
(四)涉及金額趨大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遭受的反傾銷調查逐漸增加,而且每次的反傾銷訴訟涉及的金額都是不斷飆漲,涉及金額幾億元的都是非常平常。以印度為例,2008年,印度對華反傾銷涉及的金額高達16.7億美元,其中,熱軋鋼案中涉及的金額居然高達6.86億美元。2010年,在玻璃纖維案以及制品案中涉及的金額更是高達9.21億美元。由于我國國內一些稍微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遭受國外嚴重的反傾銷,大量的產品遭受反傾銷調查,迫使我國產品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嚴重阻礙了我國產品的對外出口。也磋傷了國外一些企業對中國投資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新興的電子產品,剛開始出口就遭受到嚴重反傾銷,對中國產品的大規模反傾銷,事實上已經影響的我國出口,而且隨著我國出口規模的增大,這一問題還會長期困擾著我們。
三、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原因剖析
(一)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過于低廉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制造的競爭力迅速提升,但是中國出口的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我們都是通過降低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這就導致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產品的敵視心理,所以中國產品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他們的反傾銷調查目標。為了更好地保護國內企業,政府多通過限制同類進口競爭產品的進口來維護這些落后的企業,反傾銷就是他們經常采取的手段,因此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過于低廉是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首要原因。
(二)我國對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案的不應訴或者應訴不力
相關專家指出,目前中國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反傾銷案應訴積極性、應訴率都比較高,但是對于一些發展中國家則是應訴不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有關發展中國家的反傾銷案所涉及的出口貿易額比較少,這就讓我們的出口企業對這些反侵銷案件沒有足夠的重視,中國的出口企業對這種案例的被動又消極的態度會讓發展中國家得寸進尺,他們會肆無忌憚的對我們的出口發起更多的反傾銷調查,就直接導致此種反傾銷案例的發生率直線上升。
(三)發展中國家反傾銷具有連鎖反應
現今的國際貿易形勢,當我國出口一種商品在某個國家遭到反傾銷調查后,便會直接引起其他的國家的擔心,進而采取反傾銷進行預防中國產品的進口。我國出口的鎢制品,鞋,硅鐵,鋼板等都曾遭到此種情況。反傾銷是一種傳播性非常強的“瘟疫”。盡管中國對印度,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出口占我們出口總額的比例不大,但是這些國家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在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中也有較大的影響,他們頻頻的對我們的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就會引起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效仿。
四、關于應對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建議
(一)政府方面
一是積極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合作,協調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增強各國政府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由于我們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必然導致我們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競爭關系,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所具有的優勢,所以和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有著經濟互補的一面。例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是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這些國家加強貿易往來可以更好的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在另一方面,中國具有廣闊的市場,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所以在現行的WTO體制之下,積極尋求與發展中國的發展,尋求共同的利益,建立新的協商機制,加強交流合作就顯得特別重要。
二是完善我國的反傾銷預警機制。發展中國家對我哦過發起的反傾銷訴訟經常使我國向企業無以應對,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建立完善的反傾銷預警機制,每次都不能及時預測對方的反傾銷行為,所以每次都處在非常不利的局面,最后也只是被動應訴。因此,一方面政府應當應當加強對相關重點發展產業市場信息的搜集,及時提供給國內企業,使得我們能及時快讀的應訴,做出合適的應對策略。另一方面,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建立應訴機構,為企業及時提供法律援助。
(二)行業協會方面
1.建立出口價格協調機制。行業協會作為國內企業之間的橋梁,連接著政府和出口企業,并且行業協會會更加了解本行業的國際情況,能對整個行業進行監督管理。行業協會可以將國內企業聯合起來,統一運作產品出口,維護出口秩序。行業協會還應該積極相關國家的反侵銷信息,及時調整國內本行業的出口價格,建立出口調節機制,把出口的產品定在一個合理合法的范圍,避免在國際市場上的惡性競爭。
2.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行業協會,商會的交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行業協會同樣也要走向國家化,要在愈來愈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發揮其作用,就要積極同國外的行業協會,商會溝通與交流。最后在實踐中發揮有效的協調作用。我國的行業要積極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協會,商會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利用對我們有利的因素改善我們以往應對反傾銷調查的不利局面。
(三)企業方面
1.轉變生產模式,提升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目前我國國內的產業都是集中在資源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從過往的反傾銷案例看,我國頻遭發展中國家反侵銷的原因是我們的資源和勞動力的具有較大優勢,導致我們的產品出口價格相對較低,最后引起反傾銷調查。要改變當前的不利出口貿易形勢,轉變國內企業的生產模式就顯得尤為關鍵:首先,我們應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自身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把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次,應當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屬于我們的品牌。總之,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品牌,不斷創新,也要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加以改進,最終提升產品的質量。
2.轉變企業經營觀念,提升維權意識,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當前國內企業的對外出口大多是靠低價銷售的方式進開展的,這種形式雖然能擴大產品的出口,但是這種營銷在國際市場上很容易引起貿易摩擦,招致反傾銷訴訟。中國企業要想立足于國際市場,就必須打破此種模式。具體的來講,就是我們要“以質取勝”,才能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其中,合理制定出口價格策略就是企業轉變經營方式的關鍵所在。另外,面對發展中國家采取的反傾銷措施,相關企業應當積極應訴,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國企業應該采取靈活的應對策略。
五、結束語
發展中國家對我國反傾銷的行為仍在繼續,我國政府一方面要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我們的政府職能,保護各自的知識產權,建立更加健全的法律體系,另一方面要與這些發展中國家進行密切的經濟合作,協調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增強各國政府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同時我國企業要不斷轉變發展方式,提升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用好法律武器,切實可行的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此才可以減少我國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
參考文獻
[1]廖良美.中國遭受反傾銷的特征及對策[J].商業時代,2009(30).
[2]吳金希,于永達.國外頻繁對華反傾銷的深層原因與對策選擇[J].改革,2009(3).
[3]田亦夫.國外對華反傾銷的特點原因及對策[J].僑鄉論壇,2008:5.
[4]沈木珠.論國際反傾銷與中國之應對策略[J].法商研究,2012:2.
[5]彭文革,徐文芳.傾銷與反傾銷法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70-94.
[6]商務部.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應訴規定[EB/OL].
[7]冉宗榮.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動因及我國的應對之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9(4):122~126.
[8]楊海峰,卓駿.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成因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21~23.
[9]黃英輝.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深層次分析[J].商業研究,2011(07).
[10]吳鵑.我國產品遭受國外反傾銷的原因分析-[期刊論文]現代商業2010(05).
作者簡介:何家珍(1991-),女,漢族,湖南邵陽人,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校: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