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
摘 要: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進行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不是簡單機械地訓練,而是應該運用各種手段讓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讓這種訓練隱藏于各種活動之中,蘊含在各種情境教學當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從游戲中認識音符、在游戲中掌握節奏、在游戲中鞏固音高三個方面進行識譜教學論述,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與技能。
關鍵詞:識譜教學;低年級;游戲教學法
《義務教育音樂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識讀簡譜教學有明確的要求:“1~2年級: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可見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低年級小學生生性好奇、活潑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識譜是十分困難的,他們面對陌生的音樂符號,感到枯燥乏味。深不可測,對單調呆板的教學缺乏興趣,學習困難信心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我就從趣味、新穎的游戲入手,在音樂課上我為他們“量身定做”了許多生動有趣的音樂游戲來輔助識譜教學,幫助他們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使抽象的音樂符號和音樂表現要素恰當而生動地呈現。下面我談談在游戲中進行快樂識讀樂譜的一些做法。
一、在游戲中認識音符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愛玩,這是他們的天性,更何況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所以,我針對他們的這一性格特點,對癥下藥,通過游戲的刺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游戲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培養學生識譜興趣,最后愛上這些可愛的音符。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游戲法,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例如:
游戲1《快樂的音樂樹》:
在一株“音樂樹”上,掛滿了各種色彩鮮艷、形象可愛的水果卡片,每張卡片上寫了一個音樂符號。游戲時,請學生摘下自己喜歡的水果卡片,如果能正確唱出或說出,就把這張卡片送給他當作獎勵。
游戲2《小音符做游戲》:
《小音符做游戲》選七名同學分別扮音符1 2 3 4 5 6 7音樂開始,“音符”根據音階的位置,排成一橫排,然后散開,再拍成一縱隊。音樂中“音符”全蹲下。教師彈哪個音符,哪個音符的扮者就地站起來,直到七個音符全站起來。其他學生拍手一起唱。誰站錯了位置或聽錯了音,請誰跟著教師的琴唱一遍音階。通過游戲學生認識了七個基本音名,并知道七個音名的排列順序。
游戲3《找朋友》游戲:
當學生認識了音名之后,教師可設計一些音樂游戲,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進一步熟悉音名唱名、鞏固音高。如二年級上冊“找朋友”的游戲:請14個小朋友,頭上戴著寫有七個音符和對應唱名的頭飾,讓學生在一段《我的朋友就是你》的音樂中,隨樂走動,音樂聲停,學生的腳步也停止,要求找到相對應的哪個音符和唱名是一對好朋友,并一起手拉手。游戲有多種玩法,可以老師和學生找朋友,一對二的找朋友,還可以分小組找朋友。這時,老師再請學生一起來唱唱。
二、在游戲中掌握節奏
節奏是音樂美感最重要的來源,是音樂的生命,是識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音樂教學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在練習時,把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法穿插起來,克服單純節奏訓練的單調、乏味之弊端,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他們不僅學得快,而且記得牢,收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根據其心理特點,我經常采用在玩中學習節奏的方法。例如,在認識各種音符的時值時,我沒有直接講述和示范,而是設計了各種有趣的游戲進行節奏的教學。
總之,我們要把節奏融入學生最常見的生活、語言、活動中,把節奏教學融入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中,這樣孩子才能毫無負擔地學習。
三、在游戲中鞏固音高
游戲《紐扣的高低》:我利用衣服上紐扣的高低位置,來幫助孩子們聽辨音的高低。我讓學生把每個音當成衣服上高低不同的紐扣。從下往上,do在最下面一顆,re在倒數第二顆,mi在倒數第三顆……讓學生邊唱邊把手放在音相應的紐扣位置上,唱到do就把手放在最下面,表示這個音最低;唱到re就把手放在倒數第二顆的位置,表示re要比do高一點,其他幾個音也以此類推。這樣一來,學生借助了紐扣高低位置,唱準唱名就容易多了,而且心中的音高位置概念也很清楚了。
識譜教學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并不是單一的,識譜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感受、理解、表現以及創造音樂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們在識譜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形象生動、簡便可行、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音樂游戲和一些綜合性的活動有效地調動學生識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求最佳教學效果,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
參考文獻:
[1]張陶然.小學器樂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林青.小學音樂兩聲部合唱教學的問題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