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榮
【摘 要】對于初次接觸化學學科的初中生來講,雖然化學課程是陌生的但是充滿了新奇。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發現化學學科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產生了厭學、畏學、棄學等不良情緒。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保證學生持續且高效的進行化學學習做簡單討論。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方法 好奇心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50
由于初中學生剛接觸化學這一門學科,為此教師要先向學生介紹化學這一門學科,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使學生明白初中化學課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從初中化學教學中能學到些什么東西?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時,要充分地把握好化學這門學科的特性,即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教師要充分地將實際生活和初中化學教學結合起來,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讓學生學會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觀察、發現,借此來引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引入到化學學習的神奇世界中來。
教師在對學生的化學教學中,要盡量保證課堂教學的生動有趣,盡可能多的運用看似神奇的小實驗來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同時誘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本質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探索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并在對知識的實際運用中,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歸,并通過不斷的歸納整理,最終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從而達到全面掌握初中化學課程的最終目的。
一、從學生的好奇心著手,激發其求知欲
初中生尚處于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其心智尚不成熟,其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會產生極強的好奇心理,有一種想要去深入了解的沖動。初中化學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應當對學生的這種心理進行充分的利用,點燃學生心中對化學好奇的“火苗”,并適當的進行引導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對化學的學習中來。
例如,教師在進行第一堂化學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對現實生活進行思考,找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化學現象。如我們生活中的食鹽是怎樣得來的?煙花爆竹的燃放又是一個怎樣的原理等等?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各抒己見的進行討論,等學生討論進行得差不多,卻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時,教師再告訴學生這些都和我們將要進行學習的化學有關,這樣一下子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也引起了學生對化學這一門學科的好奇。這個時候教師在簡要的提點一下學生剛才所討論的問題,告訴學生食鹽由海水由物理方法制得,當然我們的化學方法也是可以制得食鹽的,只是成本略高于海水制鹽而已;煙花爆竹的燃放其本質就是氧化還原反應。這樣一來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就更為強烈了,教師在適時地告訴學生:“如果要想進一步深入了解,那么就對化學進行學習吧”,這樣學生就會較為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對化學的學習之中。
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嘗試去解決問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進行大量的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主要途徑,也是必要途徑?;旧鲜沁@樣一種情況,一說起化學實驗,大部分學生就開始表現得有些興奮,因為化學實驗從整體上來看,是極富趣味性的,而且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理論或者相應的化學變化,都是可以在化學實驗中得到驗證的。當然,在讓學生進行化學實驗之前,要先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一是學生要認識相關的化學儀器,知道各種化學儀器的使用方法及了解其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二是學生要了解到化學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清楚地知道在本次實驗中需要探索的問題有哪些,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得帶著問題去進行。例如在進行化學實驗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教材進行預習,把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都了解清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并思考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就如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儀器“酒精燈”,其使用的注意事項就不少,酒精燈的點燃、熄滅、加熱,這些都是需要學生注意的。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在進行實驗前把這些事情搞清楚,要讓學生明白酒精燈的使用如果不按操作規程來,到底會產生哪些嚴重的后果。這樣讓學生在實驗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明白實驗的目的是對問題進行探索,而不是單純的好玩。
三、注重實踐教學
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還應當進行相應的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將學習到的化學理論知識進行運用,從而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如果在化學學習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實驗的重要性,那么這樣的化學學習無異于“紙上談兵”,許多抽象的化學知識學生對其無法進行較為透徹的理解,這樣化學學習就無法真正的落到實處;而如果只注重化學實驗,而忽略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這樣的實驗基本就是在玩耍,根本沒有目標,學生在實驗中就如同沒有舵手的船一樣。只有將化學理論知識同化學實驗教學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在實驗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印證,同時又以理論知識來指導實驗的進行,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理論+實驗”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掌握得更為透徹,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四、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
《論語》有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古人對于學習經驗的高度凝練,也是現在化學學習中學生需要踐行的真理。學生通過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從而可以對其產生新的發現,這樣就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由此可見復習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關于對知識的復習,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也是很有道理的,現在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有效記憶成一條單調遞減的曲線,隨著時間的推移,所記得的東西開始逐漸遺忘,因此為了保證記憶的有效性,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在所學知識遺忘之前進行復習,這能對大腦形成強烈的刺激,從而使得這一部分知識的記憶被重新激活,這樣就能保持知識在大腦中記憶的連貫性,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不忘了舊知識,讓學生把學習的知識前后關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刺激其對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充分掌握。
初中化學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學生對化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初中的升學考試,還為了給高中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也是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使其能夠體會生活的真諦,用一雙帶有化學目光的眼睛去發現生活、領略生活中的化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