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和源泉,也是現代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農村小學生受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思維死板,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和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 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30-01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的不竭力量。小學生作為祖國發展的重要力量,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數學學科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年齡較小,創新思維較差,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創造和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進行適時的革新,然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為農村小學生提供最適宜的數學教育。
一、革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受我國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農村數學教學過于側重學習成績,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開設課堂活動的時間非常有限。在這種教學思想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緊張的狀態下,不僅學習效率受到了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都受到了制約。因此,想要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思維,最主要的就是解放學生的思想,開拓學生的思維,這就需要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1]。
二、創新教學方法,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
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不能只局限于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也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情景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從而熱愛學習,主動學習。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教育教學中也逐漸引入了新型的教學設備,其中多媒體教學法的引入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自身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將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也可以緩解數學課堂的緊張氛圍,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全面了解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農村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重新規劃自己的教學計劃,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自身形成一種數學意識,這種意識就是在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時,首先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思維意識[2]。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相似問題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強化,讓學生在易混淆的知識點中總結正確的結論,找到正確的解題措施,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四、引進競爭機制,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價
小學生年齡較小,但自尊心和虛榮心很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點,引進競爭機制,也就是在小學生中開展相互競爭的教學方法,在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評價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小學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尤為重視。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價,不能將教學評價局限于學習成績上,對于在學習中勇于參與,表現積極的同學要積極表揚,而對于學習偷懶,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也要通過特殊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會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相對提升,對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并不是簡單之事,這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并要在教學實際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并通過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學習興趣和教學手段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趙清辰.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策略探討[J]. 學周刊,2011,11:28.
[2]江傳緒.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評價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5:21-22.
作者簡介:
虞永群(1976.12-),男,廣西鐘山人,本科學歷,廣西鐘山縣石龍鎮大虞完小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