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萍
【摘要】音樂是積聚靈感,激活想象力的藝術,它不僅能夠愉悅身心,還能傳遞高尚的精神品質和豐富的情感,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情景教學讓我們不僅能感受到音樂的詩情畫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然而,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如何讓音樂課堂輕松快樂,煥發生命活力呢?
【關鍵詞】音樂課堂 情境教學 輕松快樂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99-02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小學音樂教育的主體是小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容易受外界價值觀影響。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作為教學的目標,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情境教學能比較好的實現這個目標。
一、色彩和聲音展示情境
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比較明顯,鮮艷的色彩和有趣的聲音能夠提升學生的興奮度,所以,給低年級學生上音樂課時,盡量運用彩色譜教學生識譜,比如把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固定成不同顏色,每節課課前把簡譜用不同的顏色展示出來,再模仿各種小動物有趣的聲音,通過有趣的游戲和學唱,讓學生輕松愉快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稱,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使枯燥的識譜教學變的色彩斑斕,生動有趣,成為低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
二、小組合作體驗情境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起,我們就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從小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比如在給二年級學生教學《阿西里西》這首歌時,先讓學生了解彝族人的生活習俗、他們的服飾、民族特色以及節日等等,讓學生對樂曲背景有初步的了解再進行學習,學生一定會興致勃勃,等學生完全唱會后,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跟伴奏唱詞(阿西里西,阿西里西,大家快來做游戲),第二組用拍手拍腿的方法一邊為他們伴奏,一邊唱(丘都拉迪丘都拉迪嗡啊,嗡啊,啊呀)第三組學生用跺腳的方法為他們伴奏,并演唱(大家快來做游戲)三組學生互相配合,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快快樂樂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體驗了合作的樂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尤其是音樂興趣差一點的同學,他們大多數也樂于參與,且提高很快。
三、多媒體課件營造情境
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我深切感覺到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輔助條件。在給六年級學生教學《舉杯祝福》這首歌時,因為學生對烏孜別克族這種民族比較陌生,所以,課前就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烏孜別克族的資料,對他們進行初步了解,我自己將樂曲中涉及的民族樂器(都它爾、彈布爾、手鼓等)、民族服飾、音樂舞蹈等制成多媒體課件,通過看圖直觀了解烏孜別克族的民族特點,再通過播放音樂讓學生體驗樂曲的典型節奏(歡快、活潑,有較多的切分節奏 ××× ××)、調動他們的眼、耳、手等多種感官器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通過看、聽、模仿等形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運用多媒體的交互性及大屏幕投影,可以營造出聲畫并茂的情境,幫助學生調節精神和情緒,實現身心愉悅、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四、律動體現情景
律動表演是音樂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小學生活潑好動,通過律動表演,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記憶歌詞,讓學生的音樂興趣萌芽和成長。如給五年級學生教學《大家一起來》這首歌時,歌曲中出現了很多弱起小節、反復記號以及升記號,孩子們掌握起來有些難度,首先通過反復欣賞讓學生理解并熟悉音樂,其次帶著學生去表演,利用律動提高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愛上音樂。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更應使學生人文素養得到提高,所以,在音樂課堂中應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讓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課堂中放飛個性,煥發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闞延俊.“音樂情境教學”實踐與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13(01)
[2]王祥.情景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