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軍
摘 要:語文課是最具有濃郁的美育特色的課,它熏陶著學生的情操、發展著學生的個性、培養著學生的人格素質,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審美感知中獲得這種美,在美的熏陶中發展語文能力,不過,語文閱讀教學美感的培養是有原則的,筆者就此做一闡述。
關鍵詞:閱讀;美感;原則
語文課是最具有濃郁的美育特色的課,各種文本既有知識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藝術之美。它無不熏陶著學生的情操、發展著學生的個性、培養著學生的人格素質,使學生得到由內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審美感知中獲得這種美,在美的熏陶中發展語文能力,不過,語文閱讀教學美感的培養是有原則的,筆者就此做一闡述。
一、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標準》也強調: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有興趣才會有喜歡,怎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呢?那就是教材的選擇美。初中語文教材能從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兼顧工具性和人文性,選擇了恰當的育人內容和文質兼美具有范例的閱讀材料。教材的內容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爐。注重中外和古今結合,教材內容從突出工具性向突出人文性的轉變,側重人文。教材內容有:童話、寓言、散文、說明文、小說、詩詞、戲劇、外國文學作品等。起點和終點梯度適合中學生的心理水平,適合教學,保證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能促進絕大多數學生的語文知識、技能和能力得到協調的發展,這是教材選擇美的結果。
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
呂叔湘曾說過:“如果說語文教學是一把鑰匙的話,那么在教育教學上還有一把總的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活”應體現在教師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上,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是多樣化的。《課程標準》指出:對于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去體會。朗讀既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目標,又是全面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既是一種語言能力,又是學習語言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把握不同的文體運用不同的朗讀指導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錄音朗讀、配樂朗讀、集體朗讀、小組朗讀、教師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等,通過這些朗讀形式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增強了教學效果。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給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推廣是歷史的必然。為了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多媒體強烈的視聽效果,鮮活的畫面、逼真的聲音,連續的節奏使學生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
三、教師注重教學儀表
教師應該使自己成為美的化身。把美帶到學校,帶給學生。因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習的發動者、組織和指導者。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儀表,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教師美的風度、儀表會使學生默默地接受、效仿。例如我剪什么發型,男學生也會紛紛效仿。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講究造型藝術:精神要飽滿、服飾要得體、外表要端莊大方、舉止要文明、動靜綜合美,一切追求和諧的美。教師不但要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同時也要以美好的心靈、美好的語言、美好的儀表去影響和塑造學生的品性,讓學生真正懂得“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的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其師、親其道、聽其言、從其行。
四、教學語言正確流暢
作為一名語文知識的傳播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其語言對完成教學任務,履行教學職責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教書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種文化的創造藝術。所以,語文教師的語言要符合學生的聽覺。教學時,通過既正確又流暢、生動、富于情感的語言去叩擊學生的心扉,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如教學朱自清的散文《春》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一提到春,我們的眼前就仿佛展現出一幅陽光明媚、東風浩蕩、萬物復蘇的美景;一提到春,我們的耳際就仿佛聽到解凍的小溪淙淙地流淌,報春的燕子細細地呢喃;一提到春,我們就仿佛置身于綠的海洋之中。春為人所愛,它的秀美迤邐景色為文人墨客所頌詠。朱自清的《春》中所描繪的景物充滿著躍動的活力和靈氣,歷來傳誦不衰……”這樣的導入語,講究遣詞造句,講究語言的表達、修辭,講究多種句式的變換,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而且還能感染學生,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五、板書設計有美感
王松泉說:“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展示作品一面的屏幕;是教師教學引人入勝的導游圖;學生學習中掌握真諦的顯微鏡;是開啟學生思路的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大門;是每堂課的眼睛,讀寫結合的橋梁。”這說明了板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板書設計的形式多樣,好的板書應具有整體布局美、字體書寫美、能體現示范性、直觀性、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它能幫助教學達到最限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書寫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具有美感的板書設計,濃縮了課文的內容、直觀、脈絡清晰,融知識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符合審美的情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
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感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美感培養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滲透,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形式去感知美,想象美,發現美,體驗美,鑒賞美,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