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知丹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語文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特別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尤其重要,只有在識字上面有了基礎才能更好的開展接下來的學習。漢子的學習是很復雜的,想要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有一定的突破,教師必須采取新型的教學方法。目前,利用兒歌幫助學生識字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普及,這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本文主要探討了兒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探究。
關鍵詞:兒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02-01
前言:兒歌是兒童文學里面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是小學生的最喜歡的文學形式。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引入兒歌,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潑和輕松,同時讓他們對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提高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兒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的意義
在低年級的小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識字是語文老師的首要任務,識字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但是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各種復雜的要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運用兒歌可以讓語言變得更生動形象和簡潔,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提高小學生識字的速度;另外也讓學生對生字記得更牢固,大大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兒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的方法
2.1 利用兒歌來提高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兒歌擁有自己的獨特的特點,即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美,這些特點正好滿足了小學生的心理。所以老師應該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收集一些具有教學意義的兒歌,或者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兒歌的編寫,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一、人、大、天、夫、夾、來這些漢字的時候,老師找出其中的特點,編出比較順口的兒歌: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頭就是夫,夫字兩點夾夾牢,夾字站好來來來。這樣的識字教學過程就是比較有趣的,讓學生充滿學習的激情。
2.2 利用兒歌創設良好的課堂情景。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烈,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鮮,所以老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兒歌創設良好的課堂情景,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學習漢字。比如根據《丟手絹》這首兒歌,老師可以動員學生做游戲,被丟到的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出自己認為比較難的字,選擇一位同學去寫出拼音。通過這種方式既帶動了學習的氣氛,又了解了學生認為很難的字,之后老師可以重點練習,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3.結語
小學識字教學一直是小學課程內容中的重點,也是老師最關注的教學內容,學好最基本的漢字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種教學方法是值得在教學中應用的。
參考文獻:
[1] 王憲華;;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創新[J];求知導刊;201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