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雨
摘 要: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會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現在的家長更注重小學生的成績,小學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指導才是最重要的,家長把注意力放在成績上,無疑是本末倒置。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每門學科中都可以培養,主要講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使小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小學語文課堂相對來說比較輕松,這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但是這也造成很多小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不尊重,認為語文課就是來玩的,不用思考不用計算,只需要寫字就可以,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首先改變他們對語文的看法,語文是很容易就可以學好的,但是同樣,不認真對待也會與別人有差距。其次,讓學生明白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習慣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這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認真對待學習習慣這件事。最后,讓他們學會尊重老師,語文老師的表達能力強于其他學科的老師,這也是學生培養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一個優勢,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尊師重教”的道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與老師的配合也就會更加容易,減少摩擦。
一、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說明學與思是不能分開的。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要培養的第一個良好學習習慣就是善于思考,很多人會說語文有什么好思考的,不就是讀讀文章寫寫字,小學生的任務更加簡單,其實很多生活中的智慧都來自語文,語文是學生學習一切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通過小組合作或者翻轉課堂讓學生轉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對于一些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大膽展示自己的看法。在課堂中,學生可以思考為什么描寫這個場景時要用擬人手法,為什么作者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沒有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周圍環境的描寫來襯托自己內心的想法,多思考幾個“為什么”就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自主學習或者更高年級的學習中學會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調動思維,這種學習習慣學生沒有,教師要刻意培養,這就能夠使學生的思維不被自己左右,也不用擔心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善于思考是學生學習最基本的要求。
二、培養學生勤于觀察的習慣
勤于觀察是針對學生解決問題和寫作進行的要求,“創作來源于生活”有它的道理,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理論知識也有限,所以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教師無法讓學生輕易地理解,這時就需要學生通過自己觀察一些現象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學習《小動物的家》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都不明白,為什么動物們不可以和人類一樣住在同樣的環境中,為什么魚要生活在水里,為什么蚯蚓總喜歡鉆到泥土里,為什么牛和老虎一樣大,老虎只吃肉而牛只吃草,這些問題過于簡單也過于復雜,要給小學生回答這些問題并且讓他們接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時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就能夠明白和接受一些事。魚如果不生活在水里,它就會漸漸失去生命力然后死掉,所以必須讓魚生活在水里,進入更高的年級以后他們會了解到魚離開水就像我們離開了空氣會無法呼吸而死,但現在他們無法理解這些,所以必須要讓他們通過觀察來理解課文中的描述。通過觀察也能夠讓學生積累一些生活素材,寫作時也能夠做到胸有成竹,筆下生風,不再感覺到寫作或者寫日記是一件很難的事,有了積累和素材他們自然就有了要表達和想表達的東西,除此之外能夠讓他們更加細心,犯的錯誤更少,而且勤于觀察不僅對于語文的學習有好處,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
三、培養學生溫習的習慣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睖亓暿菍W生能否學好一門課程的關鍵,年齡稍小的學生還沒有溫習的習慣,所以對于一些東西接受快忘得也快,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也同樣說明了溫習的重要性,很多知識學生在上課時能夠明白,但是讓他們自己理解可能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必須要求他們溫習知識,語文更是如此,學會的生詞要經常溫習,還有學會的一些方法要經常拿出來練習,學生把知識溫習多次之后就能夠變成自己腦海中無法磨滅的一個東西,就不會遺忘,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語文教師的任務并不是很重,他們的目光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學生能寫出優秀的作文日記,誰認識的字更多,能不能寫得一手漂亮字,能不能取得好分數這些方面。良好的習慣影響一生,壞的習慣也會影響一生,作為學生的啟蒙教師要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好,培養他們好的學習習慣只是第一步。小學階段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慢慢養成好習慣,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碾盤.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與實踐[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3(9):150.
[2]胡金鳳.培養語文學習習慣,點亮學生生命航燈: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方法和實踐[J].吉林教育,2015(10).
[3]李孟華.讓語文學習習慣點亮小學生的生命: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與實踐[J].儷人(教師),2016(6):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