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興霞
摘 要:信息技術較之傳統教學有著鮮明的優勢,它們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教學信息,渲染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深入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審美情感,突出重點、難點;營造濃郁輕松的教學氛圍,深入對課文的理解;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獲得更清晰準確的知識,從而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興趣;難點;理解;效率;德育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可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基礎教育課程的重點內容之一。下面就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談談淺略的看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渲染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聲、形動感手段,采取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造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口誦心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鳴。例如,在上《黃河頌》一文時,筆者在課前播放《黃河大合唱》組樂,同時播放黃河壺口瀑布等景色圖片。以這種方式導入是為了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氣氛,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很容易就進入了課文。這種設計以一種輕松、抒情的方式創造出優美的情境,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創設和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信息技術的圖像可以幫助學生由抽象變為具體,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如《斑羚飛渡》一課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體為小斑羚做踏板,這是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的飛渡,是課文中最關鍵的情節。為了很好地展現這一情景,筆者從網上下載了用Flash制作的課件,動畫式展示了斑羚飛渡這悲壯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順利飛渡之時,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連續不斷的成功飛渡伴隨著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聲,令學生惋惜不已,他們的心靈為老斑羚們無私的犧牲精神所震撼,從而激起了他們對生命禮贊的情感,這種情感的激發是單純用口頭語言描述所難以得到的。
三、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氛圍,深入理解文本
用信息技術手段,我們可以把簡單的文字變成一幅幅有趣生動的圖片再現于學生面前,再配以適當的音樂,使學生看得直觀、聽得悅耳,得到一種美好的視聽享受,就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以《紫藤蘿瀑布》為例,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了兩組畫面:盛開的紫藤蘿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蘿,再配以適當的《命運》作為背景音樂。在讓學生仔細觀看紫藤蘿圖片的時候,利用音樂的起伏,結合當時作者的心境,思考:你從圖片上看到的紫藤蘿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作者對此有何感悟?通過觀看畫面,聆聽音樂,讓學生感受到了紫藤蘿花的旺盛與作者內心凄涼的矛盾,進而理解了作者對于生命的感悟這一難點,舍棄了教師煩瑣的分析,自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運用信息資源庫,促進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信息資源是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極大地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能開闊思路,了解到百家思想。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精心考慮應該利用哪些信息資源,如何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將信息技術作為知識構建工具,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思考、表達和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對信息的應用能力。如在《綠色蟈蟈》一課的教學之前,筆者花了不少時間去網上尋找蟈蟈。在大量的圖片中篩選出一只渾身翠綠,有著鼓溜溜大眼睛的帥氣蟈蟈,還有一只玲瓏剔透、造型生動的冰糖蟈蟈。當制成的課件一展示出來,就贏得了學生們的一片喝彩聲。他們戲稱大眼睛的為蟈蟈王,一看就喜歡上了,自然探究起來也格外來勁。學有余力的除了仔細觀察蟈蟈的外貌外,還十分認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習性、嗜好以及科學工作者們對它的評價等。學習方式也由原來集體的、靜止的、被動的轉變為個性的、動態的、主動參與式的。
五、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許多思想教育的因素,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充分運用,可以強化這些因素的教育成效。例如在教學《周總理,你在哪里》的內容后,學生進一步增強了對這位國家領導人的尊敬與愛戴,受到了強烈的思想教育。為了鞏固教育成效,我在班級開展了“共和國敬愛的總理”主題學習活動,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周恩來總理冒著余震視察災區、朱镕基總理深入抗洪救災第一線、溫家寶總理日夜指揮抗震救災等感人場景,使學生對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心為國為民的崇高行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進一步增強了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敬意。
總之,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加強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還有利于形成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