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芳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我國的義務教育中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來說,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數學這門學科的應用。它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同時小學數學的學習的特點又是非常鮮明的,本文的筆者將會從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以及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的發現性和接受性為切入點,簡單地分析我國的小學數學的學習特點對于現階段的高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影響,旨在推動我國的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的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義務教育 小學教學 數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23-02
一、小學數學內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1.小學數學內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在小學五六年級的階段所學習的知識相比較最開始的啟蒙階段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抽象性更強,雖然小學數學的教材編寫的時候盡可能用一種生活化、興趣化的表達方式在進行表達,所以小學數學中就算是到了高年級的小學數學都會富有一種生動形象的特點。所以在小學數學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個教學內容的抽象性與形象性有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這是小學數學相比較其他的階段和其他的科目而言非常特殊的一點。一方面我們不難發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的本質還是比較抽象化的,深刻地履行了數學這門數學對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有關理論要求,但是為了契合小學生的年齡的特性,培養小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性,所以在教學內容在應該盡可能做好形象化的工作。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一個完美的結合客觀解決了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點問題,就是有效地克服了小學數學的抽象性和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的特點之間的一個矛盾點,雖然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的難度也是就抽象性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小學生對于數學有著更好的學習,但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表達方式的有效的改進,做到了讓小學生對于數學的教學內容的一個樂于接受的表現。
2.教學內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1)兼顧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教學內容的實質性
為了深刻地表達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形象性,我們需要對于數學知識的表達不僅僅要做到易于理解,而且還要充分地做好趣味性的一個工作。一般有效教學內容我們可以采取情景教學的內容去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趣味性。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一個量,不能因為過度的追趣味性而忽視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也是清楚地明白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實質是需要教給學生有效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我們要認識到教學內容的一個趣味性僅僅是形式,我們只是通過這個形式有效的促進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我們需要做好分清主次問題,我們采取所有的各式各樣的教學內容的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回歸到數學的教學內容上來,我們需要做到培養好學生的一個數學的素養以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2)在形象化的教學內容中積極地進行抽象化的概括工作
當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的編寫及時有效地做好的形象化的工作的時候,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老師需要注意一點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就是在形象化的教學內容中積極進行抽象化的概括工作,將教學內容中一些形象化的表達內容、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教學的故事等等最終都需要老師來進行一個有效的總結,即需要老師將知識進行有效的提煉,從而上升到一個抽象化的理論層次。我們需要做到讓學生最后學習到留下深刻印象的應該是抽象化的數學的理論知識,而不是形象化的表達內容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教學的故事。
二、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
1.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發現性和接受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
我們知道知識的來源不外乎兩個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就是學生自我的發現式的學生,另一方面就是通過老師的講解進行接受式的學習。在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中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知道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著良好的學習和把握。但是從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的本質上來看,都是一個數學知識的探索、改造、重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既做好發現式的自我學習,也需要學生做到接受式的學習。所以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發現性和接受性的有機統一是小學數學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我國從小學階段開始直至大學甚至更高的階段都不會中斷和停止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因為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也就決定了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中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但是我們也知道數學知識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新的理論與知識是層出不窮的,數學的學習過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知識的發現的過程,再加上,小學生的天性的釋放是最強烈的時候,想象力和創造性也是最為豐富的時候,所以這也就決定了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中的發現性。
2.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發現性和接受性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既然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有兩種不同的方式,那么我們在進行小學數學的學習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有效的組合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老師的教學方式。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老師在進行有效的數學知識的講解的情況下,也需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發現式的學習,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積極地做好培養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發現性和接受性這樣有機統一的工作,促進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和教學方式的形象性的統一,以及教學方式的發現式教學和接受式教學的統一,兩者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特點,所以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老師需要深刻地把握好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從而有效地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芳.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 2015年6月.
[2]姚永妃.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 2014年4月.
[3]楊小紅 .《探析小學數學學習的特點及其對教學的影響》2015年9月.
[4]李洪毅. 《基于小學數學學習特點的教學影響研究》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