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沐
摘要:在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目的有著一定的改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不僅僅體現在學生的成績和知識掌握程度上,情感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側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46-01
引言:情感教育是指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考慮到基本認知因素的基礎上充分的對情感教育的作用進行發揮,進而更好的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在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1.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實施情感教育
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實施情感教育首先就應該為學生設計領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情感和思想上的認同,將課堂教學的時間更多的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更好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學習。例如,教師在對《唯一的觀眾》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實施情感教育,讓學生通過排練小舞臺劇的方式對文章進行展示,以便學生更好的對文章中的情感進行體會,讓學生學會祝福、寬慰、寬容,讓他們的心靈充滿善意,讓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實施情感教育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因為如果教師一直以課堂主導者和領導者的身份進行授課,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陌生感和距離感,不利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情感的發揮,學生也無法對教師所傳授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教師在對《桂花雨》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文章的理解和情感體驗,以便更好地實現情感教育。
3.挖掘教材情感元素實施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學內容和文章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只是小學生無法自己去探索和發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以便于情感教育的順利實施。例如,教師在對《去年的樹》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這一文章要表達的是"信守承諾,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教師就應該充分的對這一情感因素進行挖掘,促進學生的感悟。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的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這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更好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