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清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進行教學,是不少數學教師都喜歡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此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基本原則進行了簡單闡述,然后結合實際的教學案例分析了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展開教學實踐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以對小學數學教師起到一定參考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情境;創設原則;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35-02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創設有效情境,其實質等同于利用情境創設法進行數學教學,核心關鍵就在于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數學情境,將學生引導浸入到這些情境當中,實際體驗其中的數學知識。對于小學數學而言,該種教學模式貼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1.學創設有效情境的幾點基本原則
情境創設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幾點基本原則:
第一,情境的創設要貼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承載教學活動,若是情境內容和教學內容出現脫離,那么自然也就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了。
第二,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小學生還處在身心發育的初級階段,其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數學素養等層次都還比較低,若是創設的情境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那么學生就無法有效浸入情境當中,自然也就無法了解教師想要講述的內容了。
第三,情境創設需要準確定位,其是數學教學的一個輔助手段或是承載載體,數學知識的教學才是其核心所在。所以在創設情境的過程,絕對不能喧賓奪主,避免故事情境壓過數學知識,讓學生陷入故事中而忽略了數學。比如還是在加減法相關情境的創設上,通過小動物、水果這些簡單的素材進行組合創設情境即可,教師若是通過西游記、格利童話等有趣的故事作為載體創設情境,那么就可能導致教學活動出現跑偏的情況。
2.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并實踐的具體方法
2.1 利用故事素材創設情境展開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基本上都對一些有趣的故事充滿了興趣。因此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就可以使用這些故事作為素材,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將自己代入故事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體驗和感受。但是采取這種方法進行情境創設時,則需注意避免故事喧賓奪主,突出數學知識的問題。
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西游記中的某些故事片段作為素材構建教學情境。例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休息中唐僧讓八戒去找點水來。八戒在路上路過一片西瓜地,口渴難耐的他沖入瓜地就大吃起來,三兩下就吃掉了3個西瓜,吃的過程中還不小心踩壞了2個西瓜,吃飽后八戒才摘了3個西瓜抱回去了。后來瓜田主人找來,要求唐僧賠償,那么唐僧需要賠償多少個西瓜?通過這樣一個情境,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浸入情境當中,將自己當做是唐僧或者是瓜農,唐僧不知道八戒偷吃和踩壞西瓜的事情,因此認為需要賠償3個,瓜農則說要賠償10個。最后八戒講出實情之后,得出需要賠償8個,也就是3+2+3=8。如此,故事將加法巧妙的融入了其中,學生通過代入情境,自然也就對整個過程形成了解認識,從而熟悉了加法的計算。
2.2 利用生活素材創設情境展開教學。除了故事素材之外,生活素材也是構建情境的一個良好載體。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了解學生所遭遇的各種趣事,將這些趣事搜集整理下來,就為情境創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在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對其進行精簡優化,同時加入一點故事性的編排,以便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強的代入感。
比如,還是針對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的加減法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所遭遇的班級大掃除、家庭購物等素材進行情境構建。比如,開學的時候要進行班級大掃除,小紅和小明負責去超市購買清潔用具,根據對現有用具的整理,發現還需要掃把2把,抹布3張,水桶2個,拖把1個,垃圾桶4只,撮箕2個。在超市購買好這些物品之后,小紅發現抹布多了一張,垃圾桶少了一個,撮箕忘記買了。那么本次購物需要購買的物品總共有幾件,小紅和小明實際購買了幾件?通過這樣一個情境,其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以很快將自己代入到小紅或者小明的角色,進而計算出需要購買的物品數量為:2+3+2+1+4+2=14,實際購買的物品數量為:14+1-1-2=12。
2.3 利用體驗游戲創設情境展開教學。不論是基于故事素材的情境創設還是基于生活素材的情境創設,其都是一種模擬性的虛擬環境創設,而基于體驗游戲的情境創設則是一種真實的情境創設,即通過設計一定的實踐體驗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切身感受數學知識。比如還是在教學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計算達人"的體驗游戲情境,即學生將自己當做是一個計算達人,能夠對各種加減法進行快速運算,但是現在遭遇了同樣具有計算達人稱號的其他人(同學),因此現在要通過比拼決出誰是最厲害的計算達人。而具體的比拼方式就是教師出題,所有學生快速計算并舉手說出答案,最先說出答案并答對最多的就是最強計算達人。通過這樣一個實際的體驗游戲情境,學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好應對教師所提出的計算問題。在教師提出計算問題之后,所有學生都能夠快速計算,并且搶著回答,如此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讓學生對加減法的計算規則進行了記憶鞏固,教學效果甚為顯著。
結束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可以給教學活動開辟全新的道路,教師需要在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對故事素材、生活素材進行綜合利用,構建可用于教學的各種情境。此外還需基于體驗游戲構建這是的教學情境,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秀花.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56-58.
[2] 郭軍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6,36:41-42.
[3] 任萬倉.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4,3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