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順
摘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要有不同的發展,而數學教師不能再局限于數學知識的傳授,而應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本文從營造平等、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自身修養,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三個方面對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進行了淺顯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68-01
"師生互動"這一課堂教學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課堂是教師組織和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與學互動的一種組織形式,一個活動過程。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科書是主要認識對象。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可以說沒有互動,沒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應該是有生命的,而傳統的教學活動,過分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忽視了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限制了學生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的發揮,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現代教育理念則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勤于動手,要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那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應怎樣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呢?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際粗談幾點認識與各位同仁分享。
1.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1 互動形式單調,無法激發學生興趣。據有關調查,目前課堂教學所采用的比較多的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全體、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而教師與學生小組、學生個體與個體、學生小組與學生小組之間的互動較少,形式比較單一。
1.2 內容單調,缺情感互動。課堂上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舍不得花時間讓學生展示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更多地重視知識技能,輕視過程方法,無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于是,課堂互動主要體現在認知的矛盾發生和解決過程上,而嚴重缺乏心靈的美化、情感的升華、人格的提升等過程。
1.3 深度不夠,多淺層次互動,少深層次互動。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互動中,常常會聽到教師各種花樣式的提問,學生機械似的回答,這看似熱鬧,其實只是表象,效果并不好。這些現象,反映出課堂的互動大多在淺層次上進行著,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也沒有情緒的激動。缺乏激烈的辯論,強烈的反駁,整個課堂象一條潺潺溪流單線條前進,而沒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2.優化師生互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之良方
2.1 營造平等、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應該是有生命的。成功的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應該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借助對問題的探究,互相追詰,智慧在撞擊中產生睿智的火花。這種活動在教師"滿堂灌"的課堂中是難以出現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友愛的和諧氛圍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師生關系如何,是師生互動成效的另一個重要制約因素。
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交往,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氣氛。在教學互動中,尤其應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切不可隨意挫傷,既要對自滿者有所抑制,又要對自卑者有所激勵;尤其應善于調控自己的態度、情感和行為,教師有了親善、熱情、平和、幽默的態度和情緒,才會引起學生滿意、愉快、喜悅、崇敬的態度和情緒;應虛心向學生學習,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論基礎和專業能力得到升華。所有這些,都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有利于學生主體積極性的調動。可以說,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對新型師生關系的檢測和考驗,更需要教的師精心培育和珍惜。
2.2 加強自身修養,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如今,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非常的廣泛,除了老師之外,更多的是來自報刊、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學生在很多方面已遠遠超過了老師,顯然教師的這一桶水是永遠不夠的,而要不斷地為自己注入新鮮的東西,課堂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
第一,必須要有豐厚的知識。課堂是播撒知識的場所,教師知識儲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授予學生有效知識的多少。知識淵博的教師在教學中能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深入淺出。也一定能把握知識的重點與難點,教學中游刃有余,使學生感到課堂生動形象、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學生從而喜歡上你的課,達到課堂高效率。反之,如果教師知識貧乏,照本宣科,那么課堂必定單調乏味,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第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好壞與學生是否喜歡有著密切的關系。精心設計能增強教學過程的預設性,防止課堂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保證教學活動高效有序進行。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既要設計好教學內容,又要選擇好教學方法,既要設計好教師的活動,又要安排好學生的活動,既要考慮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又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教學設計得好,教學方法得當,就能使學生學得好、學得快,學生不感到累,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效率。
第三,要講究語言風格。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主要媒體,無論是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還是師生交流、評價學生等都要靠語言來完成,沒有語言的教學是不存在的。適宜的語言風格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師語言的含義,把握教師說話的中心,甚至講課時能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深奧的問題淺顯化,繁重的學習輕松化。一般而言,教師的語速要偏慢,音量要偏大,語氣要肯定,語言要簡練有節奏,富有啟發性。如果老師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注重譴詞造句和語法修辭,能加上一些風趣和幽默,那你的課堂就會更加精彩,就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受到語言美的熏陶,讓學習充滿樂趣。
3.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一項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上應該是很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由此可見,激發興趣確實是課堂高效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上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形成競爭意識,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在學習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學生回答問題、展示、點評中讓學生比一比,看誰組做得好,點評到位,學生易聽懂;對學生的解題思路,比一比誰的更簡單。比賽時讓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競爭,這樣就能促進各組學生之間合作。
聯系農村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來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情感的體驗、知識的形成,能力的提高,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只有教師在課堂中有所作為,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教學效果才會凸顯出來。